微观点

  1月11日,辽宁抚顺,赵女士在某电商直播间中奖一部华为手机。满心欢喜期待奖品的她,却收到一部老年机。赵女士称对奖品未抱太大希望,但觉得最起码会是智能手机。(1月15日《北京晚报》)

  @陈相:从目前公开的视频和信息来看,直播间商家未约定手机的价值、型号,未展示手机样品,只约定了手机品牌为华为。中奖后直播间商家及时发放了奖品,只不过是华为老年机。但如果商家事先就说明是老年机,不管是什么品牌,可能不会有多少人参与。商家此举存在明显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在电商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尤为重要,要严格按照电子商务法、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营销行为。电商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入驻商家的资质、产品质量的审核,严格监管。入驻商家要秉持诚信、做好售后服务等。作为消费者,也要提高分辨能力,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购物,遇到侵权行为要理直气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电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近,一则卸妆湿巾产品广告引发关注。相关广告视频显示,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行走时遭到尾随。当尾随者逐渐靠近时,该女子急中生智,拿出卸妆湿巾擦拭,瞬间变成一张男人的脸。随后,视频中出现“呕”的字样以及呕吐的声音。

  针对卸妆湿巾不当视频广告事件,1月8日,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致歉,称目前已经将此视频下架。(1月8日澎湃新闻)

  @张立:一款推销全棉时代商品清洁功能的广告,本意是在推介其清洁功能的强大,但片中关于漂亮女性被骚扰、丑陋女性被嫌弃等观念引发网友争议。广告可以追求颜值,但不能为了凸显颜值而对女性、民族、学历、出身等社会性话题进行挑衅。只有尊重社会共同认知,遵守公序良俗,才能让广告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否则,再热闹的广告也终将因违背主流价值观而遭到唾弃。


  据了解,成都一家电竞教育机构一年招收100多名学员,学员们多少存在着厌学、沉迷游戏等问题。而经过专业培训与各类模拟比赛后,大部分学员都能认清自己与职业选手的差距,最终回归现实。此类名为“职业战队训练体验服务”的培训被戏称为“电竞劝退”业务。近年来,该业务市场前景良好,家长们对此呼声越来越高,“电竞劝退”业务几乎成了电竞教育机构的主营业务。(1月15日红星新闻)

  @周润哲:支持孩子成为电竞选手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对于多数家长而言,送孩子去参加电竞教育培训,无非是教育失效后,另找一个给孩子戒网瘾的办法。“电竞劝退”业务所能发挥的作用需要得到理性看待。一方面,它能让青少年认清自己,不再对电竞道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促使他们正视现实;另一方面,它只能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并不能触及更深层次让青少年沉迷游戏的“根源”。家长应当抓住孩子树立正确认知的机会,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找出导致孩子想靠游戏来逃避现实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对沉迷问题进行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