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43岁饿了么兼职骑手在送餐路上猝死,将骑手群体安全保障问题再次推到聚光灯下。记者近日实测蜂鸟众包、美团众包、达达骑士版、UU跑腿跑男端、顺丰同城骑士、菜鸟点我达等多个平台发现,几乎所有平台都在协议中强调,骑手与平台间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相较于每天被扣的3元保费,骑手们更在意的是平台的超时罚款,“遇到小车祸骑手也不会太在意,爬起来继续送就是了。”(1月13日《南方都市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包括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已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新型劳动群体。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共享经济的服务提供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市场交易额3.45万亿元。然而,调查显示,在这种新的就业形态中,灵活就业人员面临着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险、无劳动保障等“三无”现象,影响着行业健康发展和优质服务的提供。特别是,饿了么兼职骑手猝死事件发生后,美团众包等多个平台强调,骑手与平台间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将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一步放大。
事实上,灵活就业人员到底是不是企业员工,这个问题,击中了当前新业态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要害”——他们与互联网平台或中间承包商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殊不知,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一字之差,区别很大。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须为劳动者承担安全、社保等种种责任,其工资工时等制度,也严格受劳动法律法规约束。但如果是劳务关系,那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民法典。
目前,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灵活就业劳动群体,与平台之间,基本上是劳务关系,“以罚代管”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平台从灵活就业人员身上获取了抽成利润;另一方面,平台为追求服务质量,会通过催单、扣款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相当于把平台的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到劳动者身上。更有甚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时,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往往落到劳动者身上,而相关平台则得以置身事外。
平台否认雇佣关系,需反思新业态劳动权益保护。针对在“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劳动群体,有关部门要加强关注,在鼓励平台创新的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保障制度,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比如,可以因群体施策,实行分类认定管理,对于依靠脑力劳动和特殊技能获得较高收入、更愿意以自由职业身份存在的人群和行业,可以参照民事合作关系予以认定;而对于主要依靠体力劳动获取报酬、职业风险较高、平等协商能力较弱的群体,如外卖骑手等,政府应加强正面引导,杜绝企业以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等规避法律适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在灵活就业人员集中的行业引入工会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比如,上海正在探索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两次覆盖”,针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家政服务员等六大新型就业群体,以推行联合工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做法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