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还须追溯“认证”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在官网发布通告称,市场监管总局对有机产品认证领域(有机蔬菜、食用菌、葡萄酒、茶叶、水果、粮谷、乳制品、食用植物油、婴幼儿配方食品9类产品)的25家认证机构涉及的320批次产品实施了认证有效性抽查,认证机构覆盖率为28.7%。抽查发现18批次抽样产品(涉及8家认证机构)不符合认证要求,总体不符合率为5.63%。(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这一抽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此前有媒体报道,有机农产品认证,花钱就能办;还有一些公司业务员,“指导”被认证企业如何蒙混过关。有机农产品认证乱象,给有机产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买有机产品先识别真伪,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事实上,与相关专家和食品监管部门相比,有机产品真伪辨别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个别企业利用这个漏洞,以“非有机”充“有机”,进行假认证,说到底是为了牟取暴利,是一种违法欺诈行为。假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警示有关部门,莫让有机产品,沦为投机产品。

  假有机产品突破了行业的诚信底线,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有机产品认证的监管,提高有机产品认证的公信力。有机产品还须追溯“认证”。首先,有关部门应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有机产品可追溯系统治理机构,进行协调与监管,不能任由企业自追溯或乱追溯。更重要的是,针对有机产品认证乱象进行专项整治,开展风险排查,加强和完善认证风险防控措施,严把发证质量关,对于涉及认证造假、售假企业实行“零容忍”,让违法违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