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积极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智治”优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党中央一声令下,八方驰援,众志成城,展开一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是深港文化之源,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珠江口东岸,是深圳的行政大区、人口大区、经济大区、产业大区。辖区面积397平方公里,有10个街道,124个社区,面积居全市之首,占全市20%左右。全区实有管理人口555万,其中非户籍人口477万,户籍人口78万,人口基数大、结构倒挂,流动人口占比高,流动性大,城市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约1.4万人。全区登记注册商事主体7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3000家,占全市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000家,占全市27%。宝安毗邻香港,是广深港南北向发展轴、深中东西向发展轴的重要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区域。辖区内海陆空交通发达,拥有国际机场、海岸码头、出入境口岸、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深圳的重要交通枢纽。特殊的人口结构和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压力、难度和工作量都十分巨大。
蓝色网格铁军担当
全程战“疫”成绩显著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宝安区委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沉着应对、见微知著,想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坚强领导下,宝安区网格综合管理部门以社区、网格为单元,迅速组织网格员投身战“疫”一线。据了解,大年初一取消假期的通知发出后,3天内5500多名网格员应召返岗,身穿统一蓝色制服,穿梭在一条条小巷中,用脚步丈量社区;奔波在一栋栋楼宇间,用责任守护一方。虽然身上的防护装备并不多,但他们心怀勇气与担当,行走在社区的每个角落,守护着万家平安团圆。
全区网格员闻令而行,先后4次开展逐栋逐层逐户紧急核查行动,做好人口信息核查、登记、注销和更新补全工作,加强人口动态管理,为全区防控工作打好基础。对春节期间离深的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其返深情况和意愿,做到“知来向”“知回程”,建立详细的分级台账,为区委区政府做好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数据。
广大社区网格员织牢网格、严防死守,投身于432个城中村、770个住宅小区围合式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社区“三人小组”、检疫点值班、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利用街道、社区、楼栋长三级“塔式宣传”防疫宣传微信群,将政策法规、防疫宣传普及到每位住户,累计开展“塔式宣传”1600多万人次;在10多万栋住宅出租屋张贴疫情防控“八项措施”,张贴率达100%;为10余万居家隔离群众提供代购代送生活用品、上门送菜、垃圾收集、帮扶救助等服务。
随着国外疫情日趋严重,防止境外输入成为工作重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更是“外防输入”的关键点。根据区、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工作部署,广大社区网格员紧急驰援宝安国际机场,参与守护深圳“空中大门”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广大社区网格员连续奋战,没有休息,他们喊出“疫情重点地区居民登记工作我先上”的口号,在得知要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时,他们又义无反顾主动参加隔离酒店防控工作,并表示“我们一定用实际行动守好第一道防线。”
面对高强度工作量和高感染风险,广大社区网格员毫不退缩,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报表彰。
依托网格化智慧管理
筑牢防疫“铜墙铁壁”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宝安区网格队伍为何能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力筑起一道防疫“铜墙铁壁”呢?
近年来,宝安区持续深耕社区网格治理体系,不断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智治”升级迭代。早在2016年,宝安区就已全面实施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按照“制度+科技+责任”的方法论,以“巡办分离、智慧分拨”为原则,建立了“1+10+124+4866”的四级网格管理机制,创新构建“大巡查、大智慧、大执法、大诚信、大参与”五大体系,确保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领导小组,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小组组长,强化领导,使各级做到上下联动。此外,全区按照500套间房屋或1000名人口的标准,细分为4866个基础网格,按照基础网格“一格一员”的标准配齐配强网格力量,负责采集责任网格内的人口、法人代表、楼栋房屋、事件等4类125项基础信息,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提供可靠底数;同时,巡查采集矛盾纠纷、问题隐患等13类150项实有事件,及时掌握、解决各类问题。2018年,宝安区积极探索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创新“六定三下沉”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明确社区的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三下沉”,把社区打造成为“准街道办”,由社区党委直接调动指挥社区网格员等下沉队伍,与社区专职工作者“捆绑作业、搭班干活”,全力打造精细化网格化智慧化现代化社区治理典型范例,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实时有效管理。
同时,以深圳市块数据创新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为契机,宝安区以楼栋编码为基础,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房屋统一标准地址库。打通市直有关部门与区直部门的数据壁垒,将有关数据进行清洗关联比对,封装成块,由网格员上门走访、核实更新,形成“块数据智能底板”,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宝安区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智治”优势,将有关部门下发需核查的涉疫情信息数据与块数据智能底板比对,能够立即精准到楼栋、房屋,迅速分拨到社区、网格,第一时间核查到位,核查率全市第一。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区服务活动逐步开放,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维护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平安稳定日益重要。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底线。宝安区始终把安全生产贯穿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全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所有力量,按照“三个一律”要求,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措施、“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消除“三小”场所违规住人、违规设置阁楼等安全问题,确保隐患动态“清零”,为复工复产提供安全保障,确保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在这些工作中,宝安区网格综合管理部门不断强化早中晚错峰巡查出租屋安全隐患,坚持“一周两行动、一天三次巡”常态化,按照“全时空、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巡查原则,全面排查城中村出租屋、“三小场所”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用网格员的辛苦指数换取辖区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
7月29日,福永街道网格中心和街道消安委办开展联合巡查行动时,发现机械城一商铺门口停放一辆货车,旁边放置着很多钢瓶,一名工人正在卸货。巡查人员立即上前查看,发现货车上装满钢瓶,瓶身有危险气体标识,现场询问卸货工人该批危险气体的来源以及是否具备危险气体专业运输资质,该卸货工人回答不出来,且不能提供危险气体专业运输凭证。因涉嫌非法运输危险气体,网格员立即联系街道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到场协助处理。经清点,现场共有危险气体93瓶4650公斤,随即全数移交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查扣处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宝安区网格部门每月定期组织安全消防集中巡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技术手段核查比对,上门入铺,对全区“三小”场所经营者建立居住地电子台账,完成经营者实际居住地溯源的“三小”场所11.17万家,完成率99.97%;强化排查室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安全通道不畅等重点消防安全隐患,累计上报A级事件27.83万宗、3类25项消防隐患76.95万宗。汛期以来,共排查上报危房259宗、危险边坡73宗、内涝54宗、路面凹陷积水147宗、积(冒)水393宗、雨水箅子异常71宗、雨水井盖缺失或破损488宗,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风险。
协助化解社区矛盾纠纷
促进基层和谐社会安定
受疫情影响,今年初企业暂缓开业,学校暂缓开学,人们宅在家中,家庭经济压力、心理负面情绪等日积月累,导致劳资纠纷、租赁纠纷、家事情感、家庭暴力等各类矛盾纠纷事件多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宝安区网格综管部门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网格员加大对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通过日常巡查走访,走街串巷,第一时间发现上报,第一时间协助有关部门将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并做好回访跟踪,确保辖区安定祥和。
2020年8月20日,松岗街道网格员接到辖区一名女租客的求助电话,称其男友以自杀威胁自己。经了解,近期两人因生活压力经常吵架,女方要与男友分手,男方不同意并以自杀威胁女方,网格员在安抚女租客情绪时,接到楼栋长在男方微信朋友圈看到其割腕自杀照片的信息。网格员立即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赶至男方居住地,到场后发现其躺在床上,手腕有伤口,情绪十分激动。工作人员轮流劝导安抚,待其情绪稍微稳定后,立即送医救治。为防止意外再次发生,网格员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跟踪回访。
据统计,今年以来,网格员发现上报各类矛盾纠纷1648宗,其中家事情感纠纷583宗、劳资纠纷165宗,并予以协助处理。
在此次疫情大考中,宝安区“网格化”疫情防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接下来,宝安区网格综管部门将进一步推动智慧网格升级迭代,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部署,对网格进一步赋能提效,对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构建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四级智慧网格指挥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化现代化探索提供宝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