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检察机关给民营企业吃下法治“定心丸”
构建“企业需求+法律研究+司法实务”法治保护研究体系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温检) 入秋以来,浙江省乐清市李某某的水果合作社的橘子生意火爆,这情景在几个月前他想都不敢想。他曾因借用亲戚朋友身份向银行申请“福农贷”未能如期归还,涉嫌骗取贷款罪被审查起诉。但乐清市检察院经审查发现,李某某向银行贷款时提供了足额资产作为担保,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追究刑事责任。这让李某某和他的企业摆脱了困境。
今年以来,温州市检察机关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两个健康”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构建“企业需求+法律研究+司法实务”法治保护研究体系,给温州民营企业吃下了法治“定心丸”。
温州市检察机关把“平等保护”作为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建立了重大涉企案件审查起诉听证会商机制,并出台《涉企刑事案件社会评价考核办法》,从保护必要性、挽救可能性、社会关系修复、社会责任履行4个方面对涉案企业、企业家或员工开展社会评价考核,细化涉企案件宽严相济处理的考量因素,规范司法裁量权的行使。
温州市两级检察机关把加强对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引导,作为对民企最好的保护。在瑞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张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中,检察官发现,仓库管理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供应商索贿并非个别现象。检察院引导公安机关深挖彻查,并向瑞安市鞋革行业协会发送检察建议书,帮助企业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动鞋革行业仓库管理员索贿乱象的整顿。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某网络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存在技术漏洞,及时提醒并帮助企业建章立制。乐清市检察院还在正泰集团建立以维权援助为主的驻企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提出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档案大数据库、规范低压电器行业术语命名等检察建议,帮助企业解决维权难题。
与此同时,温州两级检察机关积极拓展检察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服务做细做实。温州市检察院“牵手”市侨联,共同成立保障和促进温州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检侨驿站”“海外检侨联络站”,维护海外侨胞利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平台实现了一次不用跑就能及时维护侨胞利益。
针对民营企业商业秘密、专利等受到侵害案件不断出现的情况,温州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侵犯企业知识产权问题专项整治,2019年1月以来,对知识产权犯罪依法提起公诉209件368人。今年4月26日,又在温州瑞安成立浙南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中心,公、检、法、企、高校联动,强化知识产权品牌保护。温州市检察院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近年来涉企案件特点及发案规律,先后发布《涉企融资领域刑民交叉案件实证调研》《违法发放贷款罪情况调研》《骗取贷款罪实证研究》等白皮书,编撰《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治理的法律锦囊》,为企业完善治理建言献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温州市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发布《依法从快从重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通告》,出台《护企暖企九条意见》,编辑制作《企业复工复产关于涉疫常见刑法问题答疑》宣传视频,走企入户送达《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手册》。
近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携手省工商联在温州挂牌成立新时代“两个健康”法治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通过亲清政商关系、清廉民企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
温州市检察院负责人表示,温州检察机关将自觉扛起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推进民营企业法治需求深层次对接,加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全方位服务,强化精准监督、精准服务“两个精准”品牌创新性培育,让法治成为民企最大“定心丸”。努力为温州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