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晒“家暴妆”是拿无知当有趣
最近,网上突然兴起一种妆容——“家暴妆”。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美妆博主们“秀”出了各色各样的“家暴妆”,并得意洋洋地以为“很美”“很可爱”。家暴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让许多家庭坠入深渊。这些让人痛心的悲剧,却成了一些人妆容的灵感来源,并引发了一群人的猎奇狂欢。这样的“秀”无异于在别人伤口上撒盐,残忍又愚蠢!(10月29日《九江日报》)
所谓“家暴妆”,就是利用化妆技术,将自己化得鼻青脸肿、满脸伤痕,如同遭受家暴一样。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最初并没有“家暴妆”的说法,而是欧美国家的艺术家、明星们,为了反对家暴,保护女性而进行的一项行为艺术,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家暴问题。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传到一些网络美妆博主那里就变了味,也变了质,成为所谓的“家暴妆”而开始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一些女性网友跟着美妆博主如法炮制,把自己化的“家暴妆”发布到朋友圈里,要么是在一种恶作剧心理下博人眼球,收获点赞;要么则是为了表示自己“被家暴后我依然很美”“我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等意思。
这实在是一种拿无知当有趣,拿无聊当有趣的行为。“家暴妆”的流行,对于真正的家暴受害者,是一种情感上的刺激与伤害。现实中的家暴,给受害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也是心理上的伤害。遭受家暴的当事人,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主动提起自己被家暴的经历,她们只想慢慢抚平自己的伤口,并且获得外界的关注与保护。而网络上泛滥成灾的“家暴妆”,无疑是伤口上撒盐。
家暴是一种应该被谴责的暴力,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更是把其上升到依法禁止、依法惩处的高度。而一些美妆博主和网友,却用戏谑的心态,玩世不恭的行为,来调侃、渲染家暴,这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更深的伤害,也会降低违法犯罪者的敬畏心,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说到底,家暴绝对不是什么用美学可以展现的东西,它是一种彻底的暴力行为。它只应该被谴责,被惩处,而不应被消费,不该被美化,更不该被玩笑化。娱乐本身不能泯灭这个社会应该坚持的底线和原则,否则,便是对受害者的再次伤害,潜移默化地支持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