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点

  日前,重庆一名10岁男孩被误会划坏车后获民警证明清白。16日,当事民警邹兴华回应称,通过查看监控“小孩靠近车时手是放在衣服口袋里”,伸手摸的也不是划痕位置。民警称冤枉娃会一辈子有阴影,“我就是想还娃的清白”,让他很好成长。(10月16日《人民日报》)

  @丁旭旭:将司空见惯与真相隔离的,是刻板印象。男孩出现在车周围,车出现了划痕,等于男孩给车留下了刮痕。这毫无逻辑的联想背后,是刻板印象对事件真相的遮蔽。在涉及公平正义的问题时,要不得半点刻板印象。打破刻板印象,要从事实出发,就事论事,寻找每一个事件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仍然要重新审视,更何况是在一件能够影响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事。多一些细心谨慎,少一些刻板印象,冤屈就会逐渐被消解。


  10月10日,辽宁沈阳,一名女子在斑马线上拦公交车,公交车顶着女子往前开。目击者称,女子在车站没上去车,认为司机故意没等她,便拦截公交车。目前,公交公司已对司机进行调岗,同时司机赔偿对方1000元。(10月15日中国新闻网)

  @罗利源:此事中,公交司机的处理方法确实存在不当之处,应该得到处罚。但是,事件的起因在于该女子的拦车行为,只惩罚司机而不惩罚拦车女子,有失公平,等同于对拦车行为的纵容。一方面难以让拦车女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会让其他公交车司机产生不公之感,不利于司机与乘客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公共交通工具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关乎的是公共利益和安全,必须防微杜渐,利用法律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自觉维护公共交通秩序。


  9月30日下午,南京交警高速一大队指挥室接到报警,当事人称自己前一日驾驶车辆在沪蓉高速南京段正常行驶过程中遭到一辆苏M号牌的劳斯莱斯恶意别车,连续被别车过程中险些酿成事故,造成车内人员惊慌。在交警介入后,结果大快人心。(10月18日澎湃新闻)

  @苑广阔:现实中不管是豪车,还是普通车,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文明的现象屡禁不止,只不过发生在豪车身上的违反交通法规和交通文明的事情,更加引人关注。不管是豪车还是普通车,都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交通文明,如果豪车车主或驾驶员自恃自己车辆价值高,别人就要敬而远之,那么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在法律面前,并无豪车和普通车之分,而在造成死伤的交通事故面前,更没有豪车和普通车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