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某某涉性侵案”盖棺定论 背后问题仍需破解
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督导组通报鲍某某涉嫌性侵韩某某案调查情况。经全面深入调查,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鲍某某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9月17日人民网)
“鲍某某涉性侵案”调查报告公布,网友之间的“口水战”应该就此结束,继续打“口水战”没有意义。虽然“鲍某某涉性侵案”盖棺定论,但“鲍某某涉性侵案”背后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社会应继续深究、破解和反思。
首先,应完善性侵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堵住性侵未成年人法律漏洞。虽然在“鲍某某涉性侵案”中,鲍某某与韩某某发生性关系时,韩某某已经成年,其间也没有强迫等情形,不构成性侵犯罪。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成年人以爱情之名与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只不过由于你情我愿难以定性为性侵,往往逃脱法律制裁。从这个角度说,对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发生性关系是否属于性侵有必要细化,不能简单看女方是否已满14周岁和你情我愿。
其次,规范收养,斩断送养黑产业链,遏制非法收养。虽然在“鲍某某涉性侵案”中,鲍某某与韩某某之间的收养关系不成立,但这背后暴露出来的非法收养、送养黑产业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媒体发现,各类私自送养孩子的信息,在网络中不断蔓延,隐匿在QQ群、论坛等社交网站中。职能部门需要严惩非法送养、非法收养,同时适度降低收养法定门槛,把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事实收养合法化,让收养人真正担负起法定监护人责任。
再者,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监管,杜绝违法违规的身份证信息变更。从前段时间相继曝光的多起高考冒名顶替案件中变更身份证,到“鲍某某涉性侵案”中韩某某变更户籍年龄,变更身份证俨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应当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让身份证信息变更成为难题,不该再轻而易举。
总而言之,“鲍某某涉性侵案”在法律层面虽然已经盖棺定论,但案件背后暴露的法律问题、社会问题还需要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