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收硬币既不合法也不合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支付越来越大众化。打开手机,输入密码,便能轻松完成支付,很多人过起了“无纸币”生活,1角、5角的硬币更像是包里的“古董”。但是,有的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能进行线上支付,遭遇了尴尬。近日有成都市民反映,在超市用1角硬币买水时被拒收,有人拿1角硬币支付如厕费用也被拒收。(9月17日《成都商报》)
和使用现金相比,移动支付确实有很多优点,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用随身携带钱包,避免了丢失,而对于商家来说,则避免了找零的麻烦。更何况硬币、纸币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转来转去,也不那么卫生,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移动支付更是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然而,移动支付时代,并不是拒绝使用现金的时代,现在一些商家刻意排斥使用现金,尤其是使用小额硬币,给很多人的消费购物带来了很大不便。
以前说到拒绝使用硬币,我们往往把责任推到商家一方,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涉嫌“歧视”硬币的,不仅仅是商家,还有消费者。甚至正是因为很多消费者拒绝接受商家找给自己的硬币,结果导致商家“硬币成灾”,最后也只能随着消费者拒收硬币。记者采访中就发现,一些超市收银台有大量硬币,但是又拒绝消费者用硬币支付,就是因为之前接受了消费者的硬币,结果想把这些硬币找给消费者的时候,却被拒收,超市没有办法,自己也只好拒收。
所以,当我们抱怨部分商家拒收硬币的时候,首先自己要反思一下,在商家找给自己硬币的时候,自己是否痛快接受了。而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拒收硬币都是违法的行为。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该《条例》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因此,商家不得拒收纸币和硬币,若拒收则涉嫌违法,而换做消费者,也是同样的道理。
拒收硬币,不但不合法,同时也不合情,尤其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移动支付的老年人来说,将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和疏通举报渠道,方便消费者,也方便商家对拒收硬币乃至拒收现金者进行举报投诉,由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