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大丰区扎实推进“小化工”专项整治

本报讯(□江春飞 刘露) 自江苏省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盐城市大丰区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持续深化网格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强化组织领导

由大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牵头负责,抓部署、抓落实、抓成效,网格中心全员参与,成立网格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点对点推进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区网格中心积极与应急管理等部门对接,通过网格员微信工作群、视频会议系统、面对面培训等方式,对中心坐席员、网格员等开展分层分级业务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完成网上培训7场次,视频培训2次,集中培训4场次,解决了网格员“排什么、怎么排、如何报”等困惑。

发挥网格优势

将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做法应用于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网格化的联动作用和网格员的落地作用,主动参与专项整治行动。全区1568名综合网格员,全部建立了网格群众微信群,近20万群众“进群入圈”。网格员充分利用人头熟、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通过微信群对违法违规“小化工”的危害开展广泛宣传,同时在开展上门走访中发动群众参与举报,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发扬“铁脚板”精神,积极参与摸排。对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化工和疑似化工的市场主体清单、供电部门提供的所有动力电用户清单“两个清单”,基层网格员以网格为单元,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围绕“五个有没有”开展彻底查清。截至目前,全区网格员共排查走访“小化工”企业21家,排查隐患12处,全部完成整改。

用好“放大镜”效应,紧盯重点区域。网格员重点对城郊接合部、偏远乡村、闲置厂房、废弃养殖场等人迹稀少的区域开展摸排,通过明察暗访,采取逐村、逐企、逐户“过筛子”的方式,逐个网格清查过关,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定格、定责、定人”的网格安全监管包保责任制,全面提升网格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质效。要求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小化工”企业做到企业底数清、网格归属清,建立排查走访清单和台账资料,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及时上报,并建立销号机制,加大跟踪回访力度,形成网格安全生产闭环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网格中心(综治中心)的枢纽作用,配合镇(街道、区)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指挥调度机制。网格员在排查过程中可以自行解决的,由网格员自办直结,并上传网格平台,对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置的问题事项,网格员及时上报,网格中心按照职责权限分类派发,各司其职,形成安全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