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各级法院严惩毒品犯罪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王艺涞) 近年来,贵州省法院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禁毒工作会议精神及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履行禁毒工作职责,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各级法院始终按照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体现区别对待。一方面“当严则严”,对于毒枭、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共同犯罪的主犯、职业毒贩、累犯等犯罪情节严重、主观恶性深的被告人依法予以严惩,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惩戒作用;另一方面“当宽则宽”,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强调刑罚的谦抑性,注重教育、感化作用,对初犯、偶犯、主观恶意性不深,具有自首、立功、认罪认罚等法定从宽情节的被告人,依法给予从宽处理。
同时,全省各级法院始终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三项规程”的要求,积极落实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牢牢把握案件质量,不断加强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证据标准。自今年5月刑事案件智能辅助系统在全省政法机关全面推广应用以来,全省法院系统通过高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办案手段,进一步实现了对证据的校验、把关、提示和监督,办案更加规范化,确保了办案过程全程可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减少了司法任意性,做到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保了案件质量,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此基础上,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每年对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及该院发回改判的死刑案件尤其是毒品死刑案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向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进行通报,从中吸取经验。
今年全省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贵州省高院和各州市中院均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了联络员,对相关情况每月定期上报,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同时还组织人力对全省毒品犯罪呈现的新态势、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专门调研,及时解决毒品案件审判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定期召开侦、诉、审对口业务部门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动态,发布典型案例,研究解决办案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认识上的分歧,形成打击合力。
统计显示,2019年7月至今,贵州全省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2993件,审结2552件,其中一审受理2543件3559人,审结2174件2830人,判决生效3095人,对遏制毒品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