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中华代表:因地制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因地制宜制定一套有执行力的乡村治理新举措,能更好地通过制度管人、人管制度,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提出,要因地制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依法治村顶层设计、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方中华说,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底气。“我们村共有1134名村民,自1998年村里制定第一部《村民自治章程》以来,只要在理,人人都能出谋划策,都可以提出完善和修改意见,对提出宝贵意见的村民还会给予相应物质奖励,极大激发了村民自治积极性。”
“基层治方能天下安。一个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基层治理的根基所在。从我们村的治理实践来看,《村民自治章程》是把村级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支撑,是实现乡村社会善治的关键。”方中华如是说。
他进一步表示,各地乡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治理模式千差万别,只有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措施,才是最接地气和可操作的方案,方林村的《村民自治章程》就是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修改完善形成的。“必须把实现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乡村治理的目标,坚持以村庄为本位、村民为主体,从村民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中探寻优化乡村治理之道。”
方中华建议,村规民约必须加强执行刚性,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成为村民可以比照执行的更有力行动指南。同时,还要通过做好顶层设计、普及法规知识、建立监督机制等措施,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手段,进一步健全运行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