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支付”是懒政思维

最近笔者在对某县一单位巡察时发现:该单位有一名干部因工作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该单位局长批示“根据惯例给予奖励3万元并报县政府批准”,而县政府分管领导则“同意按惯例支付”。近三年来,这位干部按惯例每年比其他干部多享受年终3万元奖金。有人不禁要问,这一惯例不知惯到何时?

无独有偶,有一单位组织评审活动,本单位人员仍“按惯例”领取评审费。其实,这种惯例是懒政思维,而懒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和新“官僚主义”,不合时宜且有悖中央八项规定。

所谓惯例,就是沿袭下来的固定规矩和做法。其中有些惯例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或客观规律的体现,不仅过去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将来还能发挥积极作用。对这样的惯例,我们不仅不能打破,而且应该继续遵循。但对于多数惯例,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像上述因工作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奖励或本局人员参加评审活动领取评审费,都是单位对个人的支出,则要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奖金的精神,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而不能沿袭“按惯例支付”的“陋习”。

为何在实际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把“按惯例支付”当成不二法则?笔者认为:一是误把惯例当作法规制度和“优良传统”,认为动不得、改不得、变不得;二是惯例已成惯性,使一些同志思想懒惰,贪图省事,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打破惯例有风险和阻力,一些同志担心一旦出现意外或闪失,会给个人带来不利影响。

打破惯例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我们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担当精神,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原有的思维路径、固有的传统做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或奖金决不能“按惯例支付”,听之任之,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巡察利剑作用,斩除乱象;另一方面要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这项工作作为常抓不懈的“日常功课”,加强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监管制度,强化规定的刚性约束,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513日,格斗教练徐晓冬来到郑州地标“大玉米”楼下,通过一段直播视频喊话武僧一龙。徐晓冬言下之意是,来到郑州的目的要么两人打一架,要么签个协议到擂台上打成正规对决。(514日《东方体育日报》)

@徐林生:在网上公开“约架”,不管是动真格还是仅仅炒作,都干扰了公共秩序,涉嫌寻衅滋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像郑州警方那样,面对武林“约架”,该出手时就出手,制止所谓“巅峰对决”。这是保护公民生命权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法律尊严需要。

 

近日,松花江进入为期77天的禁渔期,但仍有违法捕鱼者私自使用多种违禁工具捕鱼,被当地生态志愿者称之为“灭绝式”捕捞。为躲避查处,有违法捕鱼者半夜开船,用网眼直径约1厘米的渔网通上电电鱼。(517日《新京报》)

@刘帝:“硬核”执法是外力,外力是保障,而捕捞者依法休渔的观念和意识是内力,内力是根本。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绝大多数渔业从业人员能够做到自觉休渔、依法休渔、科学捕捞,而对于那些少数“破坏分子”,要及时给他们补一节“法治课”。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涉高空抛物十大典型警示案例,其中,“中山一男子高空扔菜刀虽未伤人被判3年”。该案最大警示意义在于,未伤人,但行为恶劣,同样受到刑罚。可见,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都让行为人付出法律代价,会大大增强法律威慑力,打消部分人的侥幸心理。(517日《信息时报》)

@郭元鹏:“高空抛物未伤人也判刑”,具有震慑作用。不管你造成或者是没有造成所谓的“后果”,只要你的行为“有可能造成后果”就严厉打击。如此一来,想必也就能治理好高空抛物了。治理高空抛物,不能总是隔空喊话,法律的手狠点不为过。跑赢后果的“恶”才是法律的“善”。

 

针对此前广东发生公职人员生三胎被开除事件,5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回应称,地方性法规中“超生即辞退”的规定已不适应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精神和方向,应当适时调整,建议启动修改。(515日澎湃新闻)

@余明辉:时至今日,在不少地方的计生条例中,仍坚持“超生即开除”,无异与此前“计生捆绑户口”“计生捆绑上学”等一样,具有内在逻辑一致的违法性质。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当下,这无疑是格格不入。

 

李某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每次离职后(入职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2天)都向用人单位提出高额的经济补偿金等,仅在湖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就有22件。日前,浙江省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联合湖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湖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共同出台《关于建立“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的实施意见》,并发布全国首个“劳动者维权异常名录”,李某成为第一个纳入名录的劳动者。(515日《工人日报》)

@吴玲:让“职场碰瓷”无用武之地,企业首先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劳动人事管理。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职场碰瓷”的法律惩戒,将劳动诚信纳入信用体系;加大对“离职策划人”的依法严厉打击,采取多种措施,坚决向“职场碰瓷”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