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穿“防疫马甲”的保健品无处遁形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层出不穷,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它们“换了个马甲”又开始招摇撞骗。北京市老龄协会近日公布一起案例,有人打着自己推销的保健品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名义实施诈骗,导致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损失钱财。(518日光明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很多内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措施、养成的习惯,都需要我们延续下去、坚持下去。然而,一些骗子或者不良保健品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始利用加强疫情防控的迫切心理大做文章,实施自己的骗局。北京市老龄协会近日公布的这起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也非常具有警示意义。

“保健品坑老”要“零容忍”。随着老年人购买力不断增强,加上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格外关注,一些不良商家和个人由此看到“商机”,想方设法诱使老年人大量高价购买保健品,对老年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及身心摧残,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要让穿“防疫马甲”的保健品无处遁形,必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保健品市场监管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度大,而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些漏洞逃避监管,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城市管理、街道社区等部门要加强协调、织密网络、形成合力,规范和维护保健品市场秩序。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街道、社区的宣传栏、宣传讲座等,广泛宣传科普知识、保健品识别方法、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等,提高老年人辨别判断能力,增强老年人“免疫力”,防止上当受骗。同时,子女应多关心家中老人,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多陪老人给老人以精神慰藉。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维护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利益,切实保障国民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