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促“五心” 青岛市崂山区政法系统全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董楠 通讯员王本朋)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互联网金融借款合同案件3139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仅为27天。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院搭建的互联网金融案件一体化办理平台。借助该平台,案件从立案到审判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同时,该院创新错时审判模式,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地点完成案件审理,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更快捷高效地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近年来,崂山区委政法委创新工作措施,以“五新”促“五心”,着力让企业家暖心、安心、舒心、省心、放心,为企业营创优质的法治环境。


以工作新理念让企业暖心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企业家座谈会机制,开展政法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活动,聘任执法监督员,设立政法工作联络站,建立微信工作群,开展现场法律答疑、防范风险、预防犯罪、内部安全等方面的跟进式服务,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建立负面信息澄清机制,依法查清事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以打击新手段让企业安心

开展妨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违法犯罪专项打击,对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扰乱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等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状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整治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推进中聚众阻挠项目施工、寻衅滋事、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建立政法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联动机制,实行一案一专班,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以线上新技术让企业舒心

以互联网金融案件为抓手,建设互联网法庭,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重塑审判流程和诉讼规则。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和“直通车服务”。推行法律援助网上申请、电话咨询等多种申请方式,提供各类公证事项多渠道在线申办。优先为涉疫情事务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开通医务工作者、军人、防疫人员绿色服务通道。创新建立“智慧政法”多部门协同办案平台,通过大数据解决办案衔接不畅、证据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提高办案质效。打造青岛市金融产业政法服务智慧平台“金智谷”,为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金融犯罪、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法保障。探索成立合规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法律服务。


以办案新形式让企业省心

依托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线上建立“崂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联动联调。线下建立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婚姻家庭、物业纠纷等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不断满足群众高效公正解决纠纷的多元化需求。加强涉疫情防控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加强对涉企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监督,准确把握法律监督和支持复工复产并重原则,积极延伸办案职能。


以工作新思路让企业放心

在办理涉企案件时,同步做好办案风险预警防控和以案释法工作。依托崂山区公共法律服务号,设置专业化“法律地图导航”系统,印制崂山区法治地图,为企业提供便利。健全“接诉即办”机制,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探索建立“免罚清单”机制,以责令整改、限期登记、警告教育等手段代替处罚;探索建立“法律服务代理”机制,对确有困难的企业鼓励律师事务所适当下调代理费;落实“限时清欠”机制,扎实推进案款的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