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印发《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指导各地有序推进复学秩序,科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学生聚集性疫情发生,针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状况、学生构成结构等不同特点,在前期已有防控方案基础上,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日印发《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学生返校前、返校过程中、返校后需要落实的全方位防控技术措施提出要求,以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学校责任和学生个人责任,将聚集性风险降到最低。

方案要求各地在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具备基本防控条件,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作出错时错峰开学的决定,周密准备,分学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通知学生返校报到,有序推进学校开学复课。方案分别在返校前、返校途中、开学后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需要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境外师生返校要求进行了指导。

根据方案要求,开学前要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卫生、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要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提前熟悉掌握当地医疗服务预案。

方案明确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并进行培训、演练操作。

方案要求,开学后,学校要严格日常管理,坚持点名制度,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从严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