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公安机关破获 重大非法网络支付案15起 涉案资金540亿余元
本报讯(记者汤瑜) 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快速普及,网络支付业务爆发式增长,滋生了非法网络支付这一新型犯罪等情况。2019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破获重大非法网络支付案件15起,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540亿余元,取得阶段性打击战果。
辽宁大连警方破获的深圳爱贝公司案中,平台以聚合支付为幌子,向他人提供非法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涉案金额达92亿元。浙江缙云警方破获的凯因卡德公司案中,银行工作人员与非法支付平台内外勾结实施犯罪。湖北汉川警方破获的上海迪付公司案中,平台搭建72个非法支付通道,提供给违法犯罪主体使用,交易金额达131亿余元。山东烟台警方破获的非法经营案,一举铲除“抓蛋”“打字练习”“趣跑”等多个非法平台,关闭30余个境外赌博、私彩网站的境内资金结算通道。
据了解,非法网络支付活动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一是服务对象范围广泛,为网络传销、非法期货、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上游违法犯罪提供非法资金通道,帮助其转移资金,极大助推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蔓延。二是主体关系交叉复杂,非法支付平台和上游违法犯罪活动之间呈现一对多、多对多交叉服务态势,即一个平台同时为多个违法犯罪活动提供非法支付服务,违法犯罪主体亦同时使用多个非法支付通道,主体关系交叉错乱。三是助长信息买卖黑产发展蔓延,非法支付平台大量使用空壳企业、虚假商户,极大助长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企业信息买卖黑产。四是社会危害严重,非法网络支付在合法资金通道与违法犯罪活动之间搭建“地下通道”,形成“资金池”,帮助违法犯罪资金逃避监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支付安全。
据悉,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继续强化警银协作,形成刑事打击、行政监管合力,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