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启动“新生大讲堂”系列课程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通讯员毕艳)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和改造形势,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司法部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工作要求,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在全局启动“新生大讲堂”系列课程,进一步整合全局教育资源、提升服刑人员政治改造效果,近日,“新生大讲堂”启动仪式暨第一次授课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举行。

据了解,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作为司法部5+1+1”服刑人员改造模式的发源地,早在2002年起就开始试行“周六教育日”制度,对于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使之顺利回归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

“新生大讲堂”固定周六上午进行,每两周举办一次,全年安排24次课程,每次集中授课23课时,课后进行集体讨论交流,以一个监狱为现场,以直播的形式覆盖全局各监区。在授课内容上,“新生大讲堂”授课以政治改造、教育改造和文化改造为主,兼顾监管改造与劳动改造,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事政策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宪法和法律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监规制度宣讲等。同时,还将每月第一个周六确定为专门的“政治改造日”,根据重大时事、重要节日和国家纪念日等情况,及时开展宪法宣传、缅怀英烈、热爱祖国、传承民族节日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罪犯“五个认同”、做到“五个树立”。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对全局民警教师进行了全面摸底梳理,经层层推荐选拔,首批41名民警教师被评为“新生大讲堂”特聘教师。局、处、各监狱领导、局专家型民警带头走上讲台亲自为罪犯授课。同时,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助力服刑人员改造,既有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市委党校的专业教师团队,也聘请社会专家和社会志愿者来监授课,将首都道德模范请进监狱巡回宣讲,将“感动中国”和“最美人物”系列内容引入大墙,以榜样的力量激发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悔过自新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