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等发文规范外资语言类培训机构
外教要具有相关国际语言教学资质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外商投资营利性非学历语言类培训机构审批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外资语言类培训机构的管理服务工作作出规定。
通知明确,外商投资营利性非学历语言类培训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设立、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从事营利性非学历语言类培训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
通知要求,外资语言类培训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任职规定,当依法依规组建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学人员队伍。聘用的外国籍教学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信用记录,具有符合语言教学特点的相关国际语言教学资质认证,并取得相应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聘用的中国籍教学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培训资质。
通知规定,外资语言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执行国家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标准申请办学许可,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法人登记,并应符合国家关于外商投资的有关规定。开展线上培训的,按照线上培训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知还要求,此通知印发前设立的外资语言类培训机构,应抓紧按照通知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完善条件、规范行为,需要办学许可的,应于通知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申请,领取办学许可证,凭办学许可证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换发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