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首创“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庭审模式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传统庭审模式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分开进行,而实践中会有庭审过程不流畅,审理环节易“跑题”,庭审效果难服人等制约因素。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创立“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的庭审模式审理情况进行了通报。
据北京二中院民一庭副庭长王金龙介绍,自2018年5月试行15个月以来,民一庭14名员额法官共审理1900余件案件,探索试点合并模式收效明显。合并模式改变了传统庭审构架,形成了以争点确定、事实查明、法官心证为中心的新型审判模式,有效解决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庭审集中度不高、过程不流畅、心证公开不够、诉讼突袭时有发生等方面的痼疾,有效推进了庭审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质化,既得到当事人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多数法官的欢迎,切实提升了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
王金龙说, 传统分立模式中,调查阶段查明事实,辩论阶段阐述法律,事实与法律易人为割裂。当事人发言常被“打断”,造成情绪不满或者无法就证据、事实和法律适用一以贯之地充分发表意见易造成庭审“跑题”。也容易造成裁判结果与当事人心理预期存在落差,易出现“突袭式判决”,导致判决公信力下降。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经探索,合并模式具体程序首先确认适用案件;然后在庭前会议阶段梳理固定无争议事实、归纳争点,把涉及争点的关键性证据留给庭审;合并模式审理阶段在法官主持下,各方当事人围绕争点,就证据分析、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一体陈述,夹叙夹议、质证辩法,充分体现言辞辩论原则。最后,展开综合辩论。当事人可针对所有争点统一发表辩论意见,以保障当事人意见得以充分、完整表达。
通过对案件当事人的调查反馈,合并模式下,庭审时间有所缩短,案件质量进一步上升,申诉投诉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