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防范经普数据造假“防火墙”

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日前发布《关于四川省德阳市下辖广汉市经济普查违法案件的通报》称,广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地方政府授意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非法干预普查数据。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国家统计局将按规定移送四川省委、省政府依纪依法依规予以处理。(618日中国新闻网)

  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科学指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获得真实可靠、客观翔实的一手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质量将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普查成败的根本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年内已有数地因经济普查数据造假遭到曝光。近两个月,国家统计局已经点名了数起经济普查数据造假。

  统计数据造假现象可谓由来已久,尽管国家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和追责力度,整体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但仍有极个别地方、极少数部门依旧无视党纪国法的权威我行我素,虚报统计数据,违法代填代报,干扰企业独立报送,抵制、拒绝、阻碍统计执法检查等乱象时有发生。经济普查数据造假禁而难绝,与个别地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畸形考核倾向有关,但就现实而言,统计造假追责的模糊化,也大大弱化了部分官员和机构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敬畏。说到底,经普数据造假是扭曲政绩观和错误名利观在作祟,不仅危及以统计、普查数据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而且不可避免会透支政府的公信力。

  全国经济普查好比五年一度的全身大体检,通过全方位的调查来展示国家经济发展质量,摸清整体经济水平的家底,必须从机制体制创新入手。一方面,要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必须确保普查的各环节、各方面都依法依纪依规行事。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应认真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的职责,坚决抵制各种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另一方面,改进核算体制,分级核算走向国家统一核算。特别是,进一步纠正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改良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以前过分依赖数据的政绩考核模式,推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经济普查数据造假危及以统计、普查数据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必须做到零容忍、动真格,依纪依法严肃追究,以起到应有的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一方面,严格执行统计法,对普查数据造假行为,实行零容忍,并依法重典惩治。不仅对造假地方经济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而且对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查处;另一方面,切实杜绝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严守统计、普查数据的真实性。统计监督执法要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追责一起。相关统计主体也要勇于抵制统计造假行为,主动举报违纪违法线索,共同织密杜绝数据造假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