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院发布2018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30周年,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高院副院长张斌通报了《2018年度上海法院行政审判白皮书》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据悉,上海高院已连续16年制发行政审判白皮书。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分三部分,分别为2018年上海行政诉讼总体情况和特点、行政诉讼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改革背景下建设法治政府的相关建议。

白皮书显示,2018年,上海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二审行政案件9262件,审结9896件。其中,一审案件中通过协调化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1364件,协调和解率为22.8%

与此同时,2018年上海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167件次,占开庭行政案件总数的17.51%,同期上升2.53个百分点。上海法院还与上海市政府法制部门多次联合组织集中庭审旁听活动,共同推进上海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获评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记者了解到,2018年上海法院深入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原由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的一审行政案件被集中划归浦东、闵行、静安及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管辖,上海法院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全省(市)基层法院行政案件全部集中、交叉管辖。同时,上海高院将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机制改革,细化完善行政案件协调化解相关工作规范作为全年行政审判的重点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联动化解、考核奖励、推广总结等多项工作机制,目前,上海高、中院及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基层法院已经全部完成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设立工作。

“2018年,行政诉讼呈现三个增多的特点,企业法人作为原告的案件增多,原告诉求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环保等民生领域的增多,涉及央行上海分行征信监管职责案件、网约车、顺风车监管等的新类型案件增多。张斌介绍道。

上海高院行政庭庭长李健介绍了2018年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十大案例,此次公布的十大案例,系上海高院在参评的29个案例中,综合考量案件类型、化解效果、典型意义等因素后评选确定。这些案例涵盖征收补偿决定、责令交地决定、行政给付、投诉举报答复、行政强制、环保行政处罚、履行法定职责以及限期拆违决定等方面,调处手段多样化,包括借助多元调处中心、院庭长直接办案、行政负责人出庭、互联网庭审直播、司法行政联动、协助化解矛盾建议函、以判促调等各项机制。尤其,上述案例还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工作大局,司法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整治五违四必”“推进旧区改造等重点工作,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同时,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2019年,上海法院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工作大局,以促进行政争议实质解决为工作主线,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积极配合本市党政机构改革,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接,共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全球城市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张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