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聚焦行业发展热点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330日,2019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由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和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共同主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产权领域实务界、理论界人士千余人,共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前沿热点问题。

  该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谢甄珂主持。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林广海,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李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吉罗洪,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社长曹冬根,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会长王明达,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杨柏勇,腾讯公司法务副总裁江波作为开幕式嘉宾出席并致辞。

  林广海在致辞中表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在新的起点上,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征程徐徐开启,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重要,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内国际发展大局息息相关,在这一基础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愈发重要。

  吉罗洪表示,在知识产权全球化的环境下,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将致力搭建知识产权司法、立法及行政机关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各类创新主体对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求,助力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

  王明达表示,在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提升、社会环境的进步以及法律理解的共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提升是知产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江波作为企业代表,在致辞中提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呼吁企业界共同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措施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设立国家层面规则的形式,将企业界技术保护的成熟规范推行到全国各地,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

  为了更好地汇总2018年全国各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果,推出具有示范和指引价值的优秀案例,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在论坛之前举办了“知识产权法官精品案例征文活动”。主论坛上,主办方为入选精品案例的作者颁发了证书。

  研究会在广泛征集全国法院2018年知识产权案例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评审会。由最高法院民三庭、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北京高院、上海高院、广东高院、江苏高院、浙江高院、福建高院、湖北高院、山东高院,以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代表对案例进行了评审,最终评选出15篇精品案例。

  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法官与实务界及理论界代表,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与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共同探究专利案件审判热点问题,研讨网络平台法律责任认定,剖析著作权案件审判疑难问题,解读商标、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类型案件审判热点。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论坛的分享从多个维度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相信论坛的举办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