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专家质疑“文明吸烟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本报讯  127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召开评析烟草业“文明吸烟环境”信息交流会,针对中国烟草总公司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创建“文明吸烟环境”的五年行动计划,控烟专家集体呼吁有关部门终止与烟草行业的合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卫生政策方面抵制烟草业的干扰。

控烟专家、原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克安认为,“文明吸烟”环境本质上是一个消费环境,烟草行业希望以此换取正面形象、扩大产品影响和获得更高利润,代价是更多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健康,真正目的还是商业利益。

此前,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全国范围创建“文明吸烟环境”的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先行在广州、北京、上海和深圳试点,到2022年,“文明吸烟环境建设”范围全面覆盖全国有需求的城市及乡镇。一些拟建造的室内、室外吸烟场所将纳入现有的卷烟零售和营销网络。

原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表示,所谓“建设文明吸烟环境”是个荒诞的概念。为了追求文明生活,需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无烟环境的实现。同时,她在会上强调,“烟草业在室内外耗资修建舒适、豪华的所谓的‘文明吸烟室’,不是对吸烟者的照顾、爱护,而是鼓励他们‘舒适地吸烟’,也就是鼓励人舒适地走向疾病和死亡。”

此外,现场控烟专家指出,烟草行业在全国推进的“文明吸烟环境建设”,相当一部分是在室内建吸烟室。然而,烟草烟雾的颗粒直径只有0.1-0.4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百分之一。二手烟雾是分不开、隔不断、挡不住的,烟草燃烧散发出的烟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无法通过吸烟室有效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