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行业矛盾纠纷调委会各显神通

  贵阳货车帮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45天调解物流纠纷133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70件,调解成功率98.2%

  贵阳市云岩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3个月,有效引导、化解物业纠纷130余件……

  近年来,在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浩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贵阳市信息技术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云岩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数十家行业调解委会相继出现并在不同领域各显神通。


物业调委会横空出世

  

  20186月,一条关于贵阳市云岩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新浪微博消息引发热议,仅一天便引发数十万人关注。

  微博消息发出的第二天,云岩区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阎毅收到一条短信:“领导您好!虽然不知道你们的尊姓大名,也未曾谋面,但你们处理事情客观公正作风硬派,业主们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现将你们的功劳发布新浪微博的头条新闻上,请接受社会的点赞和敬意吧!”

  原来,今年5月份,辖区内20多名业主因停车场收费问题与小区物业公司产生纠纷,双方交涉多次,均没有结果。无奈之下,业主们开车将小区的出口堵起来,导致道路交通瘫痪。

  闻讯后,物调委迅速赶至现场,介入调解。经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分别向业主和物业公司作了相关法律解述,不到20分钟,双方主动撤离现场。 

  调解过程中,阎毅、张利娟两名调解员了解到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是认可的,只是对停车收费涨价不太赞同,而物业公司却不愿让步。

  最终,经过调解员从中调解,物业承诺在停车费未解决期间,业主车辆正常通行,待停车费问题解决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缴停车费。

  事后,业主代表将云岩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事迹发布新浪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纷纷点赞。

  该调委会主任阎毅告诉记者,随着贵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小区越来越多,出现业主与物业管理、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居民维权过程中往往偏离法治轨道,容易做出过激行为,维权不成,反而违法。调委会的成立,起到了运用法律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物业管理纠纷。

  目前,该调委会调解员13名,承担全区涉及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教育、疏导、释法答疑等工作。根据人民调解不收费原则,受理并参与云岩区范围内居民、物业、邻里之间矛盾纠纷的调处,对无法调处的纠纷进行合理引导,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该调委会自成立3个月来,调解案件130余件,调解成功30余件,引导走诉讼程序的90余件。

  

645万名货运司机的“调解之家”

 

  今年330日,一起因运费引发的纠纷在贵阳货车帮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双方的当事人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三方以远程视频方式进行调解。

  这是一起因发货方临时下调运费引发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协调双方寻找一个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和解,约20分钟,经调解,货车司机通过货车帮线上平台承接这单货运业务,由平台向货主支付差价,货车帮提供担保,调解成功。

  这是贵阳货车帮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案例,也是全国首家物流行业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上线运行,同时,该调委会已成为货车帮645万会员矛盾纠纷的“调解之家”。

  贵阳“货车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公路物流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国内的520万货车司机提供货源匹配服务,平台会员645万人。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纠纷日益增多,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也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对此,贵阳市成立了“贵阳货车帮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该调委会由贵阳市综治办、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选拔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专职调解委员,从企业内部选择有经验的3名人员担任兼职人民调解员,以专业法律人员配合专业客服人员。

  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调委会组建了54名专业律师组成的“贵州大数据律师服务团”,为重大矛盾纠纷提供参考意见;还组建了由360名执业律师组成“贵州省新媒体普法律师服务团”,为会员在线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

  此外,将之前接收和处理各种民事纠纷的专职部门“货车帮投诉呼叫中心”改为调委会的“矛盾调处指挥中心”。该中心专门负责投诉受理、分类、建立台账、案件移送等日常工作,对较易调处的矛盾纠纷进行先期调处、备案。对难度较大、涉及面广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级分类移转调委会,由调委会选择现场调处或网上调处。

  贵阳货车帮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自今年331日正式成立仅一个月,便受理普通纠纷订单5309单,调解成功5238单,协助处理放空理赔订单共计906单,重大疑难纠纷70件,调解总成功率98.2%。大量矛盾纠纷快速、高效的化解,不仅促进了货运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生态环境保护调委会顺势而生

 

  “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感谢调委会的老师,否则我还要继续四处告状。”看着家里熟睡的老人和小孩,曾凡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曾凡菊家住贵阳市南明区,2年前,贵阳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发出的噪音导致其家人晚上不能正常休息,影响了家人的正常生活,为此,他多次向施工方反映,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去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曾凡菊来到贵阳国浩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接受调解请求后,调解员立刻对现场进行了勘察、评估、协调。最终,经环调委的调处,施工方整改了施工方案,停止了对曾凡菊家的噪音干扰,一家人的生活重新归于平静。

 “人民调解员应当具有专业性,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业性决定了调解的可信度。目前,该调委会有调解员9名,大都是法学硕士以上学历,常年从事环境公益诉讼工作。” 贵阳国浩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郑世红对记者说。

  去年6月份,该调委会成立,是全国首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主要职能是接受当事人、司法机关、行政部门等委托,调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矛盾纠纷。该组织在业内被誉为全国民间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调解工作的“先行者”。

  贵州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法治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是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庭,具有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律师服务团、全国首例判决环保部门败诉的行政公益诉讼案,2018年贵阳市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充分彰显了“生态贵阳法治护航”的施政方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贵阳市大力构建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体系,在化解多元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打造出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贵州新样本。”贵阳市司法局局长何志坚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