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乐”环境污染治理 不能再等了
随着仲夏气温越来越高,适合避暑游玩的山区、湖区、景区迎来了游客高峰,主打生态、健康的农家乐也进入旺季。然而,诸多农家乐“前门生态、后门排污”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事实上,由于农村环保缺乏有效监管、相关经营者环保意识淡薄,农家乐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却又难有治本之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家乐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家乐的开发建设不科学、不到位必然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消极影响。根据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如果不重视农家乐对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必然会对农家乐本身的运行带来不利后果。有业内人士指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不足,环境保护方面的短板,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农家乐要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应健全管理制度,从环境保护、食品卫生、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完善农家乐相关行业标准。努力建设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需要有传承和延续,需要科学管理与创新发展的视角。唯有在努力传承、恢复乡土特色时,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让游客找回不一样的“乡味”,厚重的乡村文化才能成为瑰宝,彰显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