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梦凡) 5月19日,中国国际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法学会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办,以“新时代新使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新时代国际法理论创新、国际法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网络空间的国际法、海洋与极地等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各界专家学者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重点介绍当前国际法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值得学界关注的国际法前沿问题。
徐宏指出,党的十九大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方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准确把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既是推进新时代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国际法学界的共同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代国际法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注入新的元素,同时也对新时代更好运用国际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了更高要求。
徐宏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征十分明显。国际法发挥了国际关系“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显示出在应对当前挑战方面的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在传统国际法领域,美英法绕开安理会对叙利亚动武,美国单方面采取贸易制裁措施,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海洋、外空、网络、极地等新疆域的规则制定方兴未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各国也更加注重规则运用的博弈,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会议持续两天,选举了中国国际法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当选新任会长。来自各高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