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环保法由“最严之法”变成“最严执法”

  被美誉为“钢牙利齿”的新环保法在一些地方却形同假牙。近期,多家企业被曝非法排污,从山西洪洞到江苏灌云,非法排污现象肆无忌惮触目惊心。

  新的环境保护法被媒体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被美誉为长着史上最严的“钢牙利齿”的环保法。

  立法层面已经解决了环保法刚性不足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在执法层面让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彰显实实在在的威力,否则一味标榜的“钢牙利齿”也不过是一排假牙而已。要让新环保法真正落地,就必须解决相关部门的执法不作为、行政不作为问题,特别要坚决查处某些部门不但执法不作为的严重渎职失职问题,而且沦为污染企业保护伞的违法犯罪问题,坚决打掉污染企业的保护伞,让新环保法由“最严之法”变成“最严执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长满牙齿的新环保法如若不敢“咬”或者咬不下去,那么法律的威慑力也就极为有限。狠抓新环保法的执行,让法律规定真正从纸面落到实处,让新环保法的牙齿真正发挥威慑力,而不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

  新环保法的锋利“牙齿”,它的犀利在于规定了一系列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拘留、引咎辞职、按日计罚等规定都彰显了制度的严厉性,极大地提高了环境违法成本。包括允许对部分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拘留措施,对于责令改正而不改正的行为采取按日计罚制裁,并且罚款上不封顶,对于履职缺位和不到位的官员要求引咎辞职,等等。

  不过,尽管环保法长出了几颗“虎牙”,被赋予刚性执法手段,但是不会查、不敢查、不能查的问题依然存在,环保执法队伍自身“牙”还不够硬,“牙”虽长了,却“咬”不下去甚至不敢“咬”。

  让新环保法由“最严之法”变成“最严执法”,亟待明确环保执法队伍的身份问题,将环保执法队伍明确纳入政府执法队伍序列,统筹解决环保执法人员的身份、处境和人员编制问题;亟待明确环保执法的权责范围,环保部门要主动梳理出责任清单,明确自身在法律责任内该为、不该为的范围,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和执法程序留痕,强化环保执法的程序意识和证据规则,强化责任意识的落实。

  此外,环保执法不能完全由环保部门唱独角戏,而要扩大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让环保执法活动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本质上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公众对环境保护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一言以蔽之,要想避免洪洞、灌云等地非法排污恶性事件大行其道,就必须让新环保法的利齿敢于“咬”下去,让新环保法由“最严之法”变成“最严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