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试点推进“综合性公证养老”法律服务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人到老年,幸福多多,烦恼也多多。在老年朋友诸多烦恼中,如何合理规划使用人生财富养老,如何合理安排后事减少儿女麻烦,如何安全地做好人生财富的代际传承是重点。围绕爱老、尊老、敬老,北京市公证行业试点推进“综合性公证养老”法律服务,帮助老年朋友化解这些烦恼,使老年人在养老事务中有更多安全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目前,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和北京市中信公证处作为北京市公证行业第一批“综合性公证养老”试点机构,已经开始为老年朋友提供该项法律服务。据了解,这项法律服务,源于2017年4月25日中国公证协会与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签署的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议,“综合性公证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公证机构以“家事法律顾问”方式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公证法律服务方案;探索开展公益性公证法律服务;探索设立专门的老年人资金托管账户,与银行、信托等合法的金融机构合作,安全合理的管理资产;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建立老年人家庭信息数据库,为老年人群体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综合性公证养老”服务模式,符合老年人对美好、安定老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权益保障的需要。公证机构以“家事服务顾问”方式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公证法律服务方案,从立(遗嘱、监护等法律关系的订立)到管(遗嘱、监护材料、养老资金等保管)再到执(遗嘱、监护等约定的执行和监督实现)等方面,全流程介入老年人养老,利用公证的法律效力和公信力,以及公证人员的专业素质,围绕老年人的生前养老、身后传承,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全方位、有尊严的养老综合服务。

  可以预见,随着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入延伸,在首都北京,“综合性公证养老”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老年人子女的欢迎,公证机构将会成为众多老年人幸福养老的可靠助手和老年人财富的忠实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