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送出公证暖心“大礼包”提出八项便民举措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充分体现公证公益性、进一步加强便民利民服务有关指示要求,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公证协会结合寒假、春节期间群众公证需求特点,集中全行业资源,于2018年1月31日至3月2日(正月十五),开展“新春便民八项举措 公证暖心‘大礼包’”活动,优化公证程序,提高公证效率,用优异的公证服务为群众送上冬日里的“温暖”。

  活动期间,全市公证行业开展新春便民八项举措,具体如下:

  能够当场核实的学历、学位、出生、无犯罪进行英文翻译的简单涉外公证事项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出证时间从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出证。

  以下进行英文翻译的涉外公证事项从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出证缩短至3个工作日出证:办理北京市驾驶证的涉外公证事项;办理父母一方或者他人带未成年人出国的亲属关系、委托涉外公证事项。

  当事人办理其他涉外公证事项,符合法律规定且材料齐全,申请办理加急业务的,公证处应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为身体残疾、年老体弱的当事人开通绿色办证通道,提前预约,及时安排,在受理、办证、送达等环节提供便利。

  提供便民服务,改善服务场所环境,提供热水、老花镜、纸巾等便民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公证处开通专人引导服务。

  在公证处设置专人专岗对农民工群体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农民工当事人开通绿色公证法律服务通道,及时办理相关公证,提供非讼解决方案。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要根据公证法律援助规定减免公证法律服务费用。

  专人专岗值守电话,保证工作时间电话畅通,接听时一次性告知清楚,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法律服务。有条件的公证处实行双休日值班或周末预约办证(除春节假期以外)。

  北京市公证协会秘书长任宇平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工、老人、残疾人、符合法援条件的群体以及有出国需求的群体在春节期间的需求。今年北京市各公证处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更有温度的公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