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法学会召开“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优秀论文报告会

  本报讯(记者陈创中 通讯员郑佳娜)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1226日,广东省法学会召开了主题为“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的优秀论文报告会。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忠友委托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少波宣读了书面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张苏军指出,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广东省法学会组织主题征文活动、精心筹办报告会,选时恰当、选题精准,非常必要。征文活动和报告会能将全省乃至全国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凝聚在一起,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汇聚共识、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智慧,意义重大。

  张苏军强调,法学会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灵魂、坚守政治定力,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引领法学法律界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广东法治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特色开展法学研究。利用好《法治社会》学术期刊,找准对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建设的论题,组织一批高水平、可持续、既体现广东特色又有全国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

  何忠友着重就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开创广东省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新局面提出要求,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往深里走、实里抓;要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的部署,为广东省新时代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理支撑和决策支持;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广东省法学会要在加强党建工作、落实法学会改革、创新工作平台、培养法治人才、强化机关工作作风等方面上新水平。

  梁伟发在讲话中强调,全省法学会系统下一步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明确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理论研究;要充分认识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的丰富内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法治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对法治社会建设标准及评价机制的探索研究,创设涵盖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程度、量化指标、激励问责、评估周期等要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要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术研究会建设,重点提升学术研究会组织会员参政议政和参加法学会组织的各项法治实践活动的能力。着力加强《法治社会》期刊平台建设,以打造核心期刊为目标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围绕新时代的“新”做文章,用“新法学、新传媒”扩大期刊影响力。

  报告会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法治社会》编委会委员李林和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信和分别作题为《以十九大精神引领法治社会建设新征程》《稳中求进:从“工作总基调”到“基本经济法”——关于制定中国特色〈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法〉之构想》的主题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深思。

  据统计,本次专题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0余省(市、区)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征文228篇,经过评选,有34篇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其中,6位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到会,并分别就当今中国法治话语的建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路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信访制度的转型整合、精准脱贫权利的有效运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营商法治指数建构路径研究、政法干警人身安全保障管理路径深化、破产法实现经济主体的拯救与退出、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法律问题实证研究等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