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第四巡回法庭成立一周年受案2880件

当庭宣判达50%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1225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第四巡回法庭成立一周年的工作情况,并发布了当庭宣判的十大案例。

  据第四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李广宇介绍,四巡成立一年来,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努力克服初创时期的种种困难,顺利打开了工作局面。截至1223日,共受理案件2880件,审结2304件,人均结案201.14件,接待来访群众26219人次,裁判文书上网1441件。受案数、结案数、人均结案数、裁判文书上网数均暂居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之首。

  李广宇介绍说,当庭宣判既可以提高审判效率,防止案外干扰,又可以让人民群众尽早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排头兵”,第四巡回法庭积极推进当庭宣判制度,制定了“当庭宣判规则”,旗帜鲜明地提出“当庭宣判是原则,不当庭宣判是例外”。

  据了解,截至1225日,在公开开庭审理的50起重大民商事和行政诉讼案件中,当庭宣判25起,当庭宣判率达到50%。当事人和律师对当庭宣判给予高度评价,不论胜败,都能平静地接受裁判结果。

  据第四巡回法庭主审法官刘慧卓介绍,当庭宣判在司法改革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不仅体现了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旨,更体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理念。另外当庭宣判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让案件各方都充分重视庭审,提高了案件审理的效率。

  李广宇指出,第四巡回法庭成立一年来,法官深入巡回区四省,就地办案416件,还总结制定了《巡回审判工作办法》。坚持放权不放任,构建“制度围墙”,实行地域回避,“法官不办老家案”。坚持庭领导带头办案,两名副庭长除了完成繁重的管理工作,还办结疑难复杂案件235件。

  第四巡回法庭高度重视裁判文书上网,裁判文书上网数1441件,暂居全院第一。除巡回开庭不具备直播条件外,所有庭审均实现了同步直播。四巡法庭设立了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裁判24篇、司法动态93篇、实务指导11篇,访问量达到99265次。

  开放日当天,第四巡回法庭还公开发布了上诉人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诉人安徽新贝发制笔城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等10起当庭宣判的典型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四巡驻地党政机关,巡回区四省法院、律协代表,武汉大学等八家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各界群众近70人参加了公众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