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和汗水谱写精彩华章

——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董全子

 

  

  他从警21年,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坚守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严谨务实,创新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曾先后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标兵”“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和“全省卷烟打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连续五年被评为秦州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聘为全省首批公安业务理论教官,20175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他就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队长董全子。

理想信念锤炼忠诚本色

  勤学上进,待人诚实,这是认识董全子的朋友和同事对他一致的看法。1995年,董全子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作为优秀大学生选调进入秦州公安分局工作。在大学期间,他虽然学的不是政法专业,毕业后的就业理想也不是公安工作,但从进入秦州公安分局那天起,他就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钻一行,钻一行就要精一行”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向书本学、向同事学,他终于从一个没学过公安业务的“门外汉”成长为熟练掌握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行家里手”。

  董全子认为,要做好公安工作,完备的法律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年,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孜孜不倦地钻研公安业务。通过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1999年,他顺利考取全国律师资格证,成为天水市公安机关在职考取全国律师证的第一人。

  从1995年至2013年,董全子先后在秦州公安分局的农村和城市基层派出所、国保和反邪教隐蔽战线以及法治部门工作。基层的工作经历练就了他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014年,董全子调任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

  担任大队“一把手”的他从任职第一天起就将学习和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不断加强全队在政治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学习,规范执法行为,把好案件受理、办理、流转、审核等每一个环节,切实杜绝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民警违法办案现象。3年来,经侦大队从没有因执法不规范和贪腐行为导致的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等问题的发生。

执法为民忠诚履行使命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董全子始终认为,只有忠于职守、不畏艰险、敢于担当,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董全子调到秦州分局法制大队工作,负责案件审核把关,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在工作中,他不仅参加了许多重大疑难案件准确定性、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而且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办案经验,成功处置了许多疑难复杂案件。

  201111月,天水某大酒店法人黄某因经营纠纷与股东王某、项某发生纠纷,王某等股东组建了新的管理机构。黄某遂以盗窃罪报案,经审核,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黄某对此决定不服提出刑事复议,并四处上访,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此案在经董全子进行复议审核过程中,他通过认真审核,走访双方当事人,发现黄某在公司经营中涉嫌犯罪,为掩人耳目,故意虚报案情,企图借助法律手段达到非法独占公司资产的目的。据此,董全子建议将此案立为专案,并与专案组成员一道,亲赴广州、兰州、温州等地调查取证,终于查清黄某抽逃资金200万元,职务侵占305万元的犯罪事实。此案的成功办理,不仅有效保护了外地客商的合法权益,而且有效化解了一起部督信访案件。

  2014年,董全子从分局法制大队调任经侦大队大队长。岗位虽然变了,但他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忠诚本色丝毫没有变化。当年93日,董全子通过网上巡查,发现一起网上大量销售假冒香烟的线索。对于这一非法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他立即组织人员展开调查,获取证据,并汇报领导后立为“9·17”专案进行侦查。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董全子带领专案组民警多次往返于广东、福建、浙江和河南各地,历时多日,调取犯罪嫌疑人QQ聊天记录3000多份,支付宝账号134个,银行交易明细账17人次56份,快递单号信息2.7万多条。通过大情报信息综合分析,从而抓获孙某等犯罪嫌疑人6名,一起网上交易,支付宝结算,快递送货,人钱物分离,涉案金额达1340万余元网络销售假冒烟草案件成功告破。

  据统计,仅最近3年,董全子审核各类案件300余起,办理复议案件24起,代表分局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17起。所有这些案件,在他的办理下,都实现了“零差错”。也因为如此,他负责的执法质量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第一。

无私奉献甘当普法“义工”

  20121017日,天水市发生一起两名新入校大学生绑架、强奸和抢劫未成年少女的恶性案件,此案经40余家媒体报道后,一时间,大学生犯罪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董全子在关注此案相关报道的同时,对大学生犯罪进行了深入思考:为什么入校不到3个月的大学生能对一个未成年人下此毒手?为什么将来为人师表的老师会有如此阴暗的心理?从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的角度出发,他认真梳理了一些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案件,结合多年来的执法工作实践,写下了2万余字的法治宣讲稿,并主动深入大学校园进行义务宣讲。在宣讲中,他引用青少年学生中发生的典型犯罪案例,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剖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和个性原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树立法治意识,主动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据统计,4年来,他先后在天水师范学院等全市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媒体和企事业单位,义务作法治报告300多场次。此外,他还结合农村治安工作实际,编印包含有防盗、防抢和防骗知识,教育农民群众认识毒品、赌博和邪教危害等内容的法治宣传册页1本,并向农村学生免费发放1万多册。2013年,由于他在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方面的积极宣讲,被天水师范学院正式聘为校外法治辅导员。也由于他在预防农村犯罪方面的宣传引导,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董法治”。

  总有一种信念坚如磐石,总有一种担当无怨无悔。董全子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人民警察,在21年的从警生涯里,将忠诚植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