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凯警队:巡警也能成为破案能手

  “停车!”1023日凌晨145分,在北京旧宫碧海公园路边,范凯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进行盘查。

  根据身份证查询发现,该男子曾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理。民警在其身上发现疑似作案工具。盘问中,男子对工具的来源和用途表述不清,被移交给了红星派出所进一步审查。

  凌晨230分左右,巡逻车沿着黄亦路向西前行,车前方出现了两名男子,每人骑着一辆电动车。“像这种三更半夜两三个男子聚一块的,往往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范凯说。

  巡逻车加速,超过电动车后准备停下。刚减速,民警还未下车,两名男子扔下电动车分开逃跑。警员紧追,跑了近20米远,李某和徐某最终被抓获。

  民警在李某身上查获钳子、改锥等工具,在两个电动车上查获了5块电瓶,经现场审查,两人交代了电瓶是刚刚盗窃所得。

  这是北京市大兴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三中队范凯警队深夜巡逻的一幕幕场景。

  近年来,这支队伍在警界声名鹊起,先后破获4·4”假扮尼姑诈骗、“8·14”盗窃摩托车、“9·11”西红门系列入室盗窃等重大案件,这两年范凯带领他的警队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0余人,破案2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0余个。

白天蹲守繁华商圈

撬锁男子被抓现行

  1020日中午12时,范凯警队开始了白天巡逻。都说巡逻民警最擅长夜里抓贼,这个说法被打破了。

  这次,民警们与平时巡逻不同,穿的都是便衣。当天的主要任务是蹲守,抓盗窃非机动车的贼。范凯把巡逻力量分成两个组,一组到西红门荟聚商圈,另一组去了鸿坤广场永辉超市。

  经过简单分工,便衣民警迅速分散,消失在人群中。范凯坐在离停车棚10多米远的地方,眼睛观察着进出停车棚的每一个人。

  “来了!”1个多小时后,范凯低声说道。

  顺着他的目光,一名男子正在车棚周边转悠,眼睛紧盯着车,还不时望向四周。转了两圈,男子钻进了车棚,在一辆电动车前伏下身子……见状,范凯立即冲上去,其他两名便衣也从不同方向冲上来,男子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控制在原地。

  经查,这名男子姓许,民警从其身上查获多功能撬锁工具。

  范凯抓获许某没过几分钟,另一组民警也抓获了两名盗窃电动车电瓶的犯罪嫌疑人,查获电瓶3块,以及改锥、钳子等作案工具。

  记者获悉,针对打击盗窃非机动车案件,范凯总结出了一套“三三”工作法,即研判警情三主动、蹲守收网三配合、盘查抓捕三固定,指导实战并取得明显效果。1010日以来,范凯警队连续抓获涉嫌盗窃非机动车的嫌疑人8人。

  作为该队副中队长,据警员介绍,与前几年相比,范凯脸上多了几分沧桑,鬓角见了白发,人瘦了也黑了,但是眼神却变得更加凌厉。

  从警校毕业不到20岁就进了公安队伍,14年来干过特警、内勤、治安及社区等多个一线工作。每个岗位,他都勤问、勤学、勤练。到巡警支队后,他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公安工作,针对预审民警的审查深挖、刑侦民警的串并分析、社区民警的线索获取等专业技能进行深入钻研,从中寻找提升巡警工作的突破口。同时,范凯结合自己的巡逻实战经验,总结了“五勤”巡逻工作法,即“勤想、勤巡、勤核、勤查、勤问”。

抓贼破案成队员们最大乐趣

  有人认为巡警的职能主要是通过街头震慑来减少和防范违法犯罪,但在范凯看来,只要有得当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巡警照样能成为破案能手。

  在范凯警队,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各警组一起研判分局勤务指挥处、刑侦支队以及巡警支队汇总的警情信息。在全面掌握情况后,对街面发案进行系统研判,从中找准高发案时间、高发案类型、高发案部位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布控警力开展巡控工作,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实现有效预警科学布警。

  现在这支队伍形成了一种氛围,抓贼破案成了队员们最大的乐趣。

  “破获一起案子大伙兴奋好几天,每天聊的话题都是刚破的案子、手里的线索。就连下班后,在微信群里聊的都是如何破案。”范凯说,在做好保密措施的前提下,每名队员会把自己掌握的线索和嫌疑人图片视频资料在群里共享,一起讨论,每次都能碰出火花来。

  据民警们介绍,队里除了几位老民警,遇事还需要电话通知外,大多数人已经“一机在手信息无忧”。

  范凯警队现有56名民警和辅警,警员们或科班出身,或部队转业。32岁的范凯还算年轻人,谈起队里的新人,颇有一股老成味道,“我们的专业就是盘查,针对街头现行犯罪进行打击,年轻人不要怕苦,该出的现场都去,需要打交道的方方面面都处理好,成长会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