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法院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应对外国法查明难题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黄丹) 1023日,上海海事法院与上海海事大学签署《外国法查明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海事海商外国法律查明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应对制约涉外审判效率的外国法查明和适用难题。

  在我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外国法查明和适用这一制约涉外审判工作的瓶颈问题也日益显现。目前,由于外国法查明途径不够宽、查明责任归属不够明确、对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存在认证难等问题,司法实践中,一部分依据冲突规范应当适用外国法律的案件因外国法律不能得到有效查明,而未适用外国法律进行裁判。

  此次上海海事法院和上海海事大学联手,在海事海商外国法律查明领域开展合作,旨在解决涉外审判中法院和当事人查明外国法这一难题,保障商事主体通过自由选择解决双方争议适用的法律而受到平等保护,提升我国海事司法国际化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20168月,双方签署了《海商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在法律研究、资源共享、专家咨询、培训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在海事海商外国法律查明领域开展专项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上海海事大学在海事海商法律领域独特的专业优势,为外国法查明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利用上海海事法院在涉外审判和外国法适用方面的丰富案例资源,为外国法查明和适用机制的完善以及我国海商法律体系和海事审判国际化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

  对于法律专家查明外国法的具体操作办法,上海海事法院委托上海海事大学查明外国法的,出具书面委托函,由上海海事大学指派专家或组成专家组进行外国法的查明,查明后翻译、解释并出具正式的专家意见。对外国法的内容及专家意见存在争议或存有异议的,专家意见将在法庭上接受质证,由专家出庭接受质询。

  上海海事法院表示,外国法查明和适用是国际通行的衡量涉外审判工作和国际化法治水平的重要内容,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第三方查明机构合作,是目前解决外国法查明和适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后双方将不断完善外国法查明和适用机制,提升外国法查明与适用水平,共同为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