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119接警中心“互联网+消防”打造“智慧消防”系统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记者探访北京119指挥中心,“智慧消防”系统让消防战士在路上便已熟悉救援现场,今年以来,96119消防服务中心已受理火灾隐患举报1.06万余件。

  

“互联网+消防”打造“智慧消防”系统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公安消防部门正式将火灾报警电话定为119。群众遇到火灾、救援及社会救助等情况时,可拨打119寻求消防官兵帮助。

  经过40余年的发展,119接警指挥中心多次更新换代。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主任王宏飞介绍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是第一代,用有线电话接警,当时百姓家中的固定电话没有普及,报警要去附近的公用电话亭;1994年更新到第二代,计算机调度系统扩展了有线电话的使用范围;2000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接警系统,更新到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调度系统将各区县的支队、中队接入网络,布警更加方便及时。”

  2016年,“互联网+消防”思维更新升级为智慧消防指挥调度系统。

  最新一代的智慧消防指挥调度系统包含了指挥调派、即时通讯、危险化学物品处置查询等多个模块。一个地方发生重大火灾,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指挥员第一时间将警情发送到火灾地点的所属消防中队,并根据系统显示,抽调附近的消防中队支援,系统会将最合适的导航路线发送给支援警力。

  随着智能消防系统的应用,现在各支援警力在前往的路上便已经被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各建筑的建筑平面图已经被采集到系统之中,遇到重大火灾,指挥人员会将各个中队每名消防员组成临时通讯组,并将现场平面图、具体任务发送到每名消防员手中。“比如一中队去A区,二中队去B区,C区不能去,从D区突破。”王宏飞说,“消防战士们在路上便已经熟悉现场结构,这得益于新一代的智能指挥系统。”

今年已解决消防隐患1.03万件

  2011119日,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正式开通了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群众发现重大火灾隐患问题,可以拨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进行反映。今年以来,96119消防服务中心受理火灾隐患举报1.06万余件,办结1.03万余件,经过核实,属实的隐患5300余个。

  “我们家楼下应急车道被车占了,这会不会影响消防车进入?”丰台区的李先生在电话里问道。

  受理席值班员周硕立即在火灾隐患情报信息系统录入李先生反映的问题,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还要不断询问。“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核查,请耐心等待回复。”周硕记录下来电者的举报信息。

  接到火灾隐患举报后,消防部门负责防火监督的工作人员会在3个工作日内到现场核查,如果涉及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隐患,则在24小时内即到现场进行核查,对于核查属实的火灾隐患,将立即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并会将处理结果按程序回复举报人,同时,实名举报的群众在符合相关的规定后,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受理热线有两个受理席,由3名受理人员轮流值班,每天早8时至晚202人值班,晚20时至次日早81人值班。由于热线是24小时运转,所以每人能轮休的时间并不长。

  “大部分反映的情况是小区应急通道被堵、应急车道被占、有人私建简易房堵住了安全通道等。”周硕说,“但也有一些超出消防职能范围的投诉电话混杂其中。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投诉举报,百姓预防火灾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提供全民参与消防的开放式平台

  2014年,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推出“掌上119”手机APP,经过3年的创新升级,从消防宣传培训、行政许可公告、火灾隐患举报的模式,演变成具有防火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的“指挥防火云”,为打造智能化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监事基础。

  据了解,“掌上119”内设隐患快拍、公告查询、预约培训、消防学堂等多个全民参与模块。其中的隐患快拍功能,是除了96119隐患举报电话外的另一个渠道,群众可利用手机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举报投诉火灾隐患。

  “群众可用公告查询功能,随时查询本人向消防机构申请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结果;预约培训模块中,群众可以查询附近消防中队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预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消防局宣传处处长金德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