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地图绘就大平安

    在一次摸排全区民情、社情过程中,西安市新城区综治办以绘制辖区重点安防区域地图为基础,形成综治版、考核版、市民版三张“平安地图”,构筑了全区平安建设“大鼎”。

  “老乡,永兴坊也很不错。那里曾是‘一代名相’魏征的府邸旧址。”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民乐社区党委书记郑永对一名江西游客说。这是2017年夏天,这位游客问完路正准备转身离去,却被郑永随口的一句话吸引回来。“永兴坊在哪里?”“也有回民街家一样的小吃?”“这里过去远不远?”“具体怎么走?”几名游客七嘴八舌地问。身材魁梧的郑永热情、真诚地一一作答。末了,他顺手递上一张“西安市新城地区平安地图”。

  一位游客打开地图,顺着郑永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位于西安市东新街中山门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商业街区永兴坊旁,派出所、治安巡逻执勤点、社区综治维稳中心等赫然在列。这是西安市新城区综治办全方位推进“平安新城365”建设、筑牢平安建设“四梁八柱”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该区通过绘制区、街道、社区三级“平安地图”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普通摸排绘就“平安地图”

  小区治安好不好?有没有巡逻?小区有没有监控探头?哪里是治安重点区域,重点消防部位?全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单位在哪里?据西安市新城区综治办副主任刘儒鸿介绍,为全面掌握全区民情、社情,做好平安建设工作,今年3月,该区综治办对全区治安重点地区、安全事故易发地等进行了全面摸排。

  “只有基础数据准、情况明、底数清,我们才能‘对症下药’,系统化治理。”刘儒鸿说。这次摸排工作之初,他们原打算在了解民情、社情、区情基础上,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形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工作格局,有力推进全区平安建设工作。

  在摸排过程中,部队出身的刘儒鸿突然想到,“为何不像打战那样,绘制作战地图呢?”刘儒鸿的提议,很快得到大家响应。于是,新城区综治办、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调查工作中,逐步将全区学校、网吧、加油站、派出所、重点巡逻路线等标注出来。

  社区工作人员以社区管辖为边界,绘制社区安防布控重点,标注有监控小区和无监控小区、有保安执勤社区和无保安执勤社区、群防群治人员驻守点以及社区综治维稳中心等。郑永和同事将位于民乐社区内的清真寺标注为辖区治安重点部位,定期组织驻地企事业单位、商户、居民,开展社区巡逻、志愿者“互联”“互助”“互动”等活动。

  街道办工作人员在社区统计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核实核对,并标注辖区治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大型超市位置、街道综治维稳中心等。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办,将辖区内的西安火车站、西安汽车站,标注为治安重点区域,将其位于周边的西广场派出所、西路铁路公安处、公安站前分局及安保人员等一一标注。

  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在汇总社区、街道办“平安地图”基础上,对辖区内9个街道办的易燃易爆场所、派出所、学校、医院等16项重点内容,清晰标注,进行“挂图作战”。

  “一图在手,胸有平安。”刘儒鸿说,历经4个多月摸底排查,2017年7月,全区“平安地图”1.0版正式绘制成功,并在平安综治建设系统先行先试进行推广。两个月后,修订改版,推出了“平安地图”2.0版,涵盖综治版、考核版、普通市民版。“拿上地图对照安全检查就能分析研判治安形式、掌握小区技防改造情况。”郑永说,“平安地图”不但方便了社区平安建设排查工作,而且让辖区居民知道了如何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更有安全感,还“为外地人找到了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及方法”。

  青海西宁人刘振宇,2016年来到新城区东新街开店从事副食品经营工作。在参与社区工作中,他认识了郑永,得知该区印发了“平安地图”,主动要求代为宣传、发放。9月6日,听说民乐社区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他多次表示“愿意参加!十分愿意成为社区志愿者”。

“四梁八柱”构筑“平安鼎”

  “大家都去参加野外救援,我们身边的救援工作谁来做?”张旗以前常参加野外救援,汶川地震时去了,后来受了伤,身体不允许再外出了,但心里依然放不下“救援工作”。郑永得知情况后,找到张旗说,“社区也需要救援队。我们能不能组建一个?”张旗起初不以为然。2017年夏天,西安多地暴雨连连,城市内涝严重,住在老旧小区的多位老人急需社区民警、保安救助,郑永虽调动了大量群防群治人员,但许多人缺乏专业救援知识。

  情急之下,郑永找到张旗。张旗得知情况后,迅速联系了参与野外救援多年的志愿者,以及慈善服务社团中国狮子联会驻陕西代表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大家很快组成了救援队。

  经过磨合,2017年8月9日,新城区民乐社区党委依托社区服务站,以辖区商户、社会爱心人士为主,组建了社区救援队。张旗任大队长,秘书处设在民乐社区综治维稳中心。据郑永介绍,该救援队核心成员以退伍军人为主,现有正式队员25人,分成3个小分队。他们定期参与社区安全巡逻、值班备勤、活动安保、救援培训、灾害预防等工作。

  张旗说,民乐社区救援队是一支准军事化的社会公益组织、陕西省第一支社区救援队。他们平时每周集训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常参与社区安全排查,安检检查,抗震减灾演练等。

郑永说,由于大多队员住在辖区,遇重大灾情时,社区救援队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平时,大家常参与辖区其他安防工作,如安全巡逻、巡查,主动整理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等。

  西安市新城区政法委书记陈世祥等人在调研民乐社区的做法后,对该经验高度认可。他勉励该社区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吸引爱心人士参与社区公益,支援社区建设,共享平安成果。

  这是民乐社区构建平安建设“四梁八柱”中的“一柱”。郑永说,目前该社区按照新城区综治办确立的“平安鼎”规划,已成立了八支社区治理服务队、形成了“四互”自治机制。

  郑永介绍,“四互”即“互联”“互助”“互动”“互管”。“互联”指将社区民警、家委会等党员代表纳入社区“大党委”,共同参与社区平安建设;“互助”指充分调动企业、商户、群众参与平安建设;“互动”是指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讨论解决各类突出问题;“互管”是指与各单位、院落签订责任书,倡导“民乐平安公约”风尚。

  这是新城区综治办提出的“四梁八柱”“平安鼎”建设中的一部分。据刘儒鸿介绍,该区综治办制定的“四梁八柱”涵盖“平安建设考核办法”“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四个文件,以及“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等“八大工程”。“我打心眼里感谢郑书记。”9月6日,刘振宇给郑永送了一面锦旗,上书“保一方平安 守一方稳定”十个大字。刘振宇说,他如今不在民乐社区开店,在西安碑林区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但他依然乐意参加郑永组织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因为“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郑永说,“八支”社区服务队一靠爱心二靠微信等新媒体来维系。带队前往民乐社区给救援队做心脏复苏救援培训工作的西安市新城区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书琴,听后颇为感动,表示他们愿意为其队员免费培训,并给予相应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