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法院普法巴士为教师讲授“开学第一课”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通讯员李倩) 为强化教师依法执教、科学执教的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日前,北京市房山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庭长马绍辉依托房山法院基层普法品牌“普法巴士”,走进房山区第二职业高中,为该校170余名教师讲授了一堂以“用心呵护 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

  法治课堂上,马绍辉从国内外的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谈起,提出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房山法院案例,统计分析出房山区未成年人犯罪六大特点:一是团伙犯罪是主要形式;二是犯罪类型相对集中,并以侵财型犯罪为主;三是犯罪初始年龄趋向低龄化,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四是暴力型犯罪突出;五是犯罪突发性强;六是未成年女性犯罪增多。

  随后,马绍辉结合青春期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指出,学校教育失范是诱发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马绍辉就如何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行为针对性地提出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改善教育内容,预防未成年人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树立法治教育理念八点建议。

  据悉,马绍辉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已有20余年时间,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达1000余件,对形形色色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形了熟于心。工作之余,他还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以便能更好地研究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多种途径和方案。马绍辉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青春期的普法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全民性质的增强法律观念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