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事故案件试行“一键理赔”

“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运行初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通讯员郭罡正)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潭柘寺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案件,运用“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当事人通过网上操作申请“一键理赔”,保险公司审核后,即将赔偿款划拨到当事人账户。

  据悉,该案发生于2017年7月1日,被告孟某驾驶京牌小型面包车与原告刘某停放的冀牌车辆在门头沟区石担路丽景长安南100米处发生碰撞。经门头沟区交通队认定,被告对此次事故负全责。由于原告车辆为异地车,故原告需要回原保险地定损,定损结果出来后,原告与被告协商赔偿事宜遭到拒绝,遂诉至门头沟法院要求孟某及保险公司赔偿修车费等损失1352元。

  门头沟法院潭柘寺法庭法官通过沟通原被告意见,将案件调解成功,为了及时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建议双方应用道路交通案件“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进行处理,原告孟某在网上点击“一键理赔”,保险公司经审核后,即可将赔偿款直接划拨到原告的账户内,免去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

  据了解,近两年来,门头沟法院受理的道交类案件以每年30%-40%的幅度增长。为了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快速调处道交案件,该院积极响应最高法院提出的要运用大数据大力推进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建设改革目标的号召,在北京法院系统内首次试用道交案件“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

  该平台旨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共享,搭建一个网上数据一体化平台,为交通事故当事人提供在线的损失确定、赔偿调解、法院诉讼和保险赔付等服务。通过调动交通队、保险行业机构、司法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社会各界力量,将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置由单一的审判进程中调解转化为保险行业前置调解、诉前人民调解、诉中网上在线调解等,形成了交通事故案件的全方位、多元化调处模式,在完全搭建后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联动的道交案件处置新格局,更加高效快捷、公平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纠纷。

  目前该平台能内置理赔计算器,实现同案同判。调解人员或审判人员输入交通事故信息后,即可实现自动计算赔偿数额。同时,理赔计算器内嵌各项赔偿项目的法律适用标准完全公开透明,通过该计算器计算出的数额和法院最终判决的数额完全一致,不仅能够在调解阶段引导当事人对案件赔偿形成合理的预期,而且对经过判决的案件也能促进裁判尺度的统一。

  其次这个平台能够自动生成调解协议,大幅提升审判效率。当事人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随时通过该平台生成调解协议,并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最终得到具有司法效力的法律文书。对于在诉讼过程中达成调解的,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调解书,经过法院审判人员校核后即可签发,且能同时电子送达到各方当事人,大幅度节省了文书的制作周期,提升了审判质效。

  另外就是能让保险机构一键理赔,当事人及时得到赔偿。当事人在调解协议达成后,可以在线直接进行一键理赔申请,对于开通相应功能的保险公司,即可在后台收到理赔申请指令,审核成功后,相应的理赔款项直接划拨到当事人的账户中,缩短了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周期,节约了司法资源,做到纠纷彻底解决。

  此次门头沟法院调解的案件,实现保险公司运用“道交案件网上一体化处理平台”远程对原告孟某进行一键理赔,免去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更大幅度提高了审判效率,体现了司法便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