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英雄骆开敏:为贵州守好“西大门”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可以去尝试,但是不能去尝试吸毒,毒品只会在你活着的时候,让你痛苦地死亡。”

  这是骆开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骆开敏,贵州省盘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因缉毒工作表现突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1次,荣膺三级警督警衔。

  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公安禁毒部门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中,贵州省盘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骆开敏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屡破各类大案

  缉毒一线,暗流汹涌澎湃。

  2012年,在侦破公安部督办的“2010-220”目标案件中,骆开敏得到“犯罪嫌疑人筹集了大量资金,正等待毒贩送毒品上门”的信息后,他带领民警昼夜往返辗转于盘县辖区乡镇和中越边境,最后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缴获海洛因4440克,收缴毒资60万元,彻底打掉了盘县至越南六个层次的贩毒网络。

  对骆开敏来说,办大案是他的强项。2013年,他带领30余名专案组民警,在六个月时间里辗转四个省,成功破获“2013-468”案件,该案斩断横跨四省六地市贩毒通道、摧毁连接省市县中心城区十个层次贩毒网络,共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110人,刑事打击38人、行政处罚72人,缴获毒品2000余克。

  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又怎能亮出克敌制胜的锋刃?勤奋学习,又善于总结提炼的骆开敏在实战中总结出“中间突破,两头延伸,全线收网;图侦、技侦、网侦、特情、摸排多措并举。末端打击、中途截获、源头突破,中段收尾;盯重点、打底层、固证据、全线收网”的破案技法,得到了业务部门的高度肯定。

愧疚家庭亲人

  对待工作,骆开敏全身心投入,可面对家人,这个七尺汉子总是深感内疚,甚至自责。“2015—541”号案件横跨云南红河州、昆明市,山西繁峙县及贵州盘县三省五地市,于2015年12月2日告破,缴获毒品6135.19克,抓获23人,涉案车辆2辆,毒资13万元。

  为了早日破案抓获毒贩,在近3个月时间里,骆开敏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直到整个案件告破。

  更让骆开敏深感愧疚的是,父亲身患绝症时他没有时间陪伴在父亲左右,服侍照顾,偶尔到医院探望一次,只是例行式地打个招呼,然后又返身回到案件侦办上。父亲因做搭桥手术,出院时医生对家属进行术后嘱托,因工作原因他不在现场,直到父亲离世的那一刻,他都未能赶上,身为儿子的骆开敏想到此总会不自觉地流下悔恨之泪。

  他的妻子常对邻居说:“每一次出差,全家人都为他提心吊胆。只有看见他平安回来,家人心里的石头才能落下来。”他的妻子为他而揪心,同时她更明白,骆开敏干的是一个男人该干的事。

  由于缉毒工作的岗位特殊,骆开敏很少有机会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的妻子对他的工作已经习以为常,她说丈夫在电话中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在办案!”“不回来!”正是这种理解,成就了骆开敏“守职而不废”的敬业精神。

不忘初心前行

  缉毒工作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一项艰辛工作,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经常加班加点,常年奔波在外,接触的人员三教九流。在工作中,骆开敏接到过恐吓电话,收到过恐吓信,可依旧泰然处之。“有人曾想要我的命,可我依然活得好好的。”骆开敏自信满满地说。

  翻开政工部门的休假记录,近五年来,骆开敏一直没有公休,就连节假日,也主动请缨作战。去年国庆期间,骆开敏和他的战友们像往常一样放弃休息,全天候24小时开展毒品公开查缉。一天凌晨4时许,他带领战友开展查缉,在一辆由云南方向驶来的白色本田轿车上抓获嫌疑人2名,当场查获毒品嫌疑物“麻古”5包,重3.8公斤。骆开敏暗自庆幸,这次加班,值得!

  有人曾问骆开敏,你没白天没黑夜的拼命,到底图什么?“我什么都不图,就图心安理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作为盘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骆开敏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用自身的模范行为激励、带动民警。

  骆开敏常说“缉毒就是积德、禁毒就要尽责”。他说,无论出现多大困难,都要坚定不渝地在禁毒的道路上走下去,尽自己和团队的最大努力,让盘县这片“热土”为“净土”,为贵州守好盘县这道“西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