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强戒所)正式成立,承担起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治工作,成为首都司法行政系统第一家强制隔离戒毒所。

  日前,记者走进了这一充满神秘而又特殊的地方。

温情、有序的“家”

  为了防止外来人员将毒品、烟等违禁物品带入,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安检后才能进入戒备森严的强戒人员住区,记者也不例外。

  据强戒所教育科副科长安英丽介绍,根据功能,戒毒所住区分为3个功能区。西侧为住宿区,分布有3栋宿舍楼;中部为教育教学区,设有1栋教育综合楼。有功能室18间,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体能测试等中心戒治工作;东部为劳动康复区,包括2栋习艺性生产车间,有菜园、人工湖,可分别用于开展强戒人员时令蔬菜种植和鱼苗养殖,培养强戒人员生产生活技能。

  清晨6点,戒毒人员开启一天的生活。戒毒人员出早操、吃完早餐后,各戒毒大队便按照治疗“处方”,对戒毒人员分别开展心理、认知、行为等治疗。同时,队内按照吸食毒品种类、问题靶点等情况进行分类编班,各班运用团体治疗技术开展各自的班组活动,激发戒毒人员戒毒动力,提升戒毒技能。

  11点30分午餐后,戒毒人员进行午间休息,下午1点30分到4点30分,各戒毒大队会继续按原定流程,开展生理康复锻炼、康复劳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矫治。用完晚餐之后,会组织观看《新闻联播》《法治进行时》等时政法治节目,或者进行一些文体才艺展示活动,保持戒毒人员对社会的关注了解。晚上9点30分便是熄灯就寝时间。至此,一天的戒毒生活结束。

形式多样的矫治疗法

  安英丽告诉记者,根据禁毒法的相关规定,强制戒毒的期限是两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前一年也能延后一年。目前强戒所收治有大约近千人。

  据悉,自2008年起,强戒所探索构建了“351”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机制。即以“隔离观察及治疗、身心康复、巩固提高”三期管理为框架,以“生理康复、行为训练、认知教育、心理矫治、家庭及社会关系修复”五大矫治手段为基本内容,以一套完善的后续衔接照管机制为保障,形成了规范化科学化的体系。

  管理期将戒毒人员分成三类,新收治的人员处于隔离观察期使用红色标牌管理;身心康复期人员用黄色标牌;巩固提高期人员用绿色管理。

  据介绍,为调动强戒人员自觉锻炼的主动性,组织各大队戒毒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康体活动,将传统健身操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以及现代的广场舞、广播操等作为大队需要持久开展的特色运动康复项目和运动康复品牌,同时引入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花样跳绳、趣味篮球等运动康复项目,调动强戒人员参与戒毒治疗的积极性,帮助强戒人员缓解和消除稽延性戒断症状、促进生理和心理功能改善,形成“一队一特色”的康体训练模式。

   “根据戒毒人员不同的管理期,康体训练模式也不同。”安英丽进一步介绍说,刚收治的戒毒人员以缓和的运动为主,因为身体素质较弱,而巩固提高期的人员以搏击操等激烈的运动为主。

  另外,强戒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娜告诉记者,2016年初,强戒所运用分类戒治层级理论和动机分层理论,探索研究不同戒治期的时间、内容以及晋降级标准,初步构建了STM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结构。

  据介绍,STM模式即将八类影响戒毒的靶点问题按照戒毒康复规律和戒治层级分成三个阶段,采用五种方法开展戒治。其中,隔离观察治疗期主要戒治人身危险性类、戒断症状类、情绪情感类人员,以管理为主,治疗和服务为辅;身心康复治疗期主要戒治戒毒动机类、戒毒认知类、戒毒行为类、社会支持类人员,以治疗为主,管理和服务为辅;巩固提高治疗期进一步巩固戒毒技能,以服务为主,治疗和管理为辅。

  从治疗效果和社会效果来看,李娜说,STM模式能更有效地帮助吸毒人员祛除毒瘾,进行心理挖“瘤”,控制和杜绝戒毒人员复吸现象。

多方合力共除“心瘾”

  戒治工作其实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治理工程。李娜说,隔离观察治疗期主要任务是培养戒毒人员正向认知与情绪,使其逐渐适应强戒所的环境,树立戒毒信心,明确强戒生活的目的,为其安心接受强戒所的管理和教育,顺利开展下一流程的戒治工作奠定基础。

  她进一步介绍,人身危险性类、戒断症状类、情绪情感类、药物依赖类人员的戒治应在隔离观察治疗期完成。人身危险类、情绪情感类人员以心理干预为主要手段,戒断症状类人员以生理康复为主要手段,药物依赖类人员由于药物依赖程度重,复吸风险和戒治难度大,对他们以行为训练、康复劳动为主要手段。

  身心康复治疗期主要任务是实现戒毒人员生理、心理的基本康复,树立和坚定戒毒动机,修正成瘾思维、感受和行为,提高戒毒拒毒的技能。将戒治重点放在激发戒毒内在动机上,巩固其对戒毒的承诺以及戒毒技能的培养和履行。

  巩固维持期主要任务是帮助戒毒人员进一步巩固所内戒治效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做好与康复戒毒所、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自愿戒毒机构的有效衔接,为戒毒人员回归后的保持操守提供延伸帮助。

  “毒瘾,归根结底是‘心瘾’。‘体瘾’易除,‘心瘾’难戒。因此‘心瘾’戒治便成为戒毒工作的核心。”李娜说。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强戒所还引入了“正念防复发训练”,让戒毒人员在面对复发高危情景时,能避免条件反射似的引起复吸,为自己做出正确选择赢得时间。

  李娜对记者说,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政府、吸毒人员本人等,需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最终使惩戒与感化达到双收效的目的。

  据调查显示,经过戒毒治疗,80%以上的强戒人员身体素质明显改善,综合评价接近正常人标准;使用SCL-90比对强戒人员入、出所心理测试结果,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比例降至12%以下,存在抑郁、焦虑、偏执等较重心理问题的比例由23%降至0.5%;系统科学的戒毒治疗得到强戒人员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同。多名家属通过写感谢信、送锦旗等形式以表达对强戒所以及民警们的感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