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戒毒人员的自我救赎

    在最好的年华里,他却沾染毒品,走过一段弯路。如今这个戒断毒品已达12年的戒毒人员,勇敢地站出来,讲述他的戒毒故事。

 

  有十余年吸毒史的邱剑飞(化名)现在已经连续12年未碰过毒品。这些年来,每次遇到心情波动产生那种想法时,他都会主动前往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据了解,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是社会公益性戒毒机构,承担着自愿戒毒人员、临近解除强戒体验人员的日常管理、康复训练、心理矫治等职能。自2007年以来,康复所督导1500余人戒毒,戒断率始终保持近两成。

  出现征兆时,邱剑飞会回到天康戒毒康复所住两天,和这里的民警聊聊天,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借以缓解不良情绪。至今,邱剑飞已保持操守12年。而这12年来,天康戒毒康复所的民警王文宇也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会打电话问他:最近怎么样,生活上遇到困难没有?

  在戒毒的这条路上,邱剑飞也愈发有信心。今年6月19日,国际禁毒日前夕,邱剑飞在北京接受了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的独家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过往和忏悔。

初涉毒品

  57岁的邱剑飞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他经历丰富而坎坷。在邱剑飞的手机里,仍保存着一张相片。那是他18岁当兵时所拍摄。照片上的他英俊帅气,朝气蓬勃。

  1978年,邱剑飞高中毕业后参军。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邱剑飞参加战役还光荣负伤。1982年,邱剑飞复员回到北京被安排在一家汽配商店卖汽车配件。1986年结婚,一年后有了女儿,家庭和睦而幸福。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邱剑飞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下海经商。邱剑飞也做起了倒卖房产的生意。他一边上班一边倒卖房产,两三年时间,除了拥有3套房子,手里已经有了七八百万的积蓄。

  1993年,每到周末,邱剑飞都会与从事房地产生意的朋友去康西草原游玩,他看到有人携带毒品。“好奇!”说起第一次吸毒的感受,邱剑飞说他是从眩晕呕吐到开始飘飘欲仙,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毒品,不抽不行了。

  那时,邱剑飞自己也想戒毒,但尝试戒了几次都失败了。不吸毒,感冒,浑身疼痛,心烦意乱成为常事,一旦抽上,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就这样一直吸毒,多年吸毒,邱剑飞吸进去三套房子。到2000年,邱剑飞从所在单位下岗,存款也所剩无几。

三次强戒

  邱剑飞一共有过三次强制戒毒经历。第一次戒毒经历是在2001年4月,因吸毒被人举报而刑拘,强制戒毒三个月。出来后,邱剑飞的父亲就得了脑血栓和心脏病。他又马不停蹄开始照顾生病的父亲。邱剑飞很疼父母,而在几个兄弟姐妹中,父母最疼爱的也是他。

  让邱剑飞印象颇深的是,关于自己吸毒的事情,家里人都瞒着父亲,父亲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在去世前三天,父亲还问邱剑飞:“现在还难受吗?”

  这期间邱剑飞一直没有吸毒,他的身体已慢慢恢复。等老父亲去世后,心情低落的邱剑飞又在大街上碰到了熟人。那时,邱剑飞的身体虽然对毒品没有依赖,但仍有心瘾,聊聊天后对方拿出了毒品,他心里咯噔一下,又想起来了。“一日吸毒,终身戒毒。”邱剑飞复吸了。

  没多长时间,2003年,邱剑飞又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这次他被强制戒毒一年零三个月。

  在强制戒毒期间,邱剑飞又戒了毒,他不再想毒品这件事,开始踏踏实实恢复身体。“说实话,我在那个时候,还是没有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民警在这边教育完,一转身,我就忘记了。心想,我这么大岁数会听你的?”

  出来后没几个月,破罐子破摔的邱剑飞再次复吸。2005年,他因吸食注射毒品又被强制戒毒一年半。戒毒所的民警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教育,民警王文宇还到他的家里去走访,在生活上关心他。想到自己十多年来遭的罪和给家庭带来的伤害,邱剑飞的心灵受到了极大触动,他第一次意识到毒品的危害。

  2007年2月,邱剑飞的戒毒期还剩下三个月的时候,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中心(天康戒毒康复所前身)成立,邱剑飞成了第一批学员,他在那里进行康复训练,接受心理矫治,效果不错,并最终解除了强戒。

远离毒品

  重新回归家庭后,邱剑飞换掉了手机,他意识到再不能与以前的朋友接触。后来即使在大街上再碰到熟人,邱剑飞打个招呼就主动避开了,他安心在家照顾老人和妻女。

  从2005年到现在的12年间,邱剑飞再没接触过毒品。期间,天康戒毒康复所民警王文宇也一直在和他联系,定期就会给他打电话,询问情况,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别胡思乱想。有时,自己感到不太对劲时,邱剑飞也知道如何规避风险。他会回到天康戒毒康复所住两天,赶紧找民警和心理老师沟通。

  刚开始,民警问起他的近况时,邱剑飞说自己没吸毒。民警还要求他回去尿检,后来双方慢慢就建立了相互信任。

  邱剑飞说吸毒对身体伤害最大,传统毒品像海洛因对肝脏伤害最大,吸毒人员有的得了丙肝,有的还得了艾滋病。他告诉记者:“现在新型毒品冰毒什么的我也知道,但我并不打算去尝试。”

  和谐的家庭也成为邱剑飞戒毒的关键。多年来,邱剑飞的家庭并没有抛弃他,家人经常鼓励他,妻女对他不离不弃,这让他感到很幸运。

  “去年,我的母亲去世了。我觉得父母的离开是对我最大的刺激,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这个痛苦我已经扛过来了,现在我敢说,再没有任何力量能让我走上复吸之路。”邱剑飞说。他也时常会感慨,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多岁。在最好的年纪他如果不接触毒品,现在也是一个守法公民。然而,人生没有如果。

  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甚至是挽救一个社会。对于天康戒毒康复所民警对他的关心、理解以及所做的一切,多年来,邱剑飞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邱剑飞也希望通过媒体奉劝那些正在吸毒和复吸的人们,迷途知返。早日认清毒品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他说不为别人,多想想父母,多想想孩子。

  “他在毒品危害性的认识上更深刻,他的意志力,以及和谐的家庭作为后盾,这三点最为重要。”天康戒毒康复所民警王文宇表示。

  现在,天康戒毒康复所民警一直和像邱剑飞这样的许多戒毒康复人员保持联系,督导他们保持操守。作为一所政府开办的戒毒康复场所,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和强制戒毒机构不同,它对戒毒人员采取完全自愿方式,并不断提升戒毒康复治疗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让选择相信天康戒毒康复所的戒毒康复人员更愿意参与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