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论文造假比病毒更可怕
4月20日,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医学论文被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日前,科技部首次针对此事公开回应。
医学论文造假比病毒更可怕,轻则误人误事,重则害人性命。长期以来,我们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论成绩大小,工作好坏,往往以论文论英雄。资格职称的评定、晋升晋级,都要和论文挂勾,还必须要在CN刊号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然而,面对这个“硬指标”,大多数人没有办法做到,如果不依靠任何中介或者其他渠道来真刀真枪地靠投稿来发表论文,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一些考评要求论文发表在一定级别的杂志上,那就更是难上加难,逼着他们走捷径。
提高“中国论文”的含金量,让优秀论文走向世界,必须杜绝论文造假,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应该从自身源头上找原因,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滋生土壤,必须尽快打破先行“唯论文发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还原中国论文的原创性和应有的论文学术价值。论文一旦沾上铜臭味,论文也就一钱不值。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学术论文重在含金量。科技论文如此,其他学术论文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