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让青春为法治中国梦绽放

  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体会,结合陈冀平书记的讲话,向大家汇报我的两点学习心得:

  第一,关于依法治国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政法大学,表明中央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今天,法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视察,不仅对于政法大学,对包括中国法学会在内的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都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中国法学会面对历史机遇,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找准定位,立场坚定,可以在几个方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这是我粗浅的想法,简单说3点:

  一是发挥好法治理论引领作用,要对我们的法治体系建设要有底气,有自信,加强对某些西方错误思潮的警觉和批判。二是当好智库,为国家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撑,真正实现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宗旨。提升国际话语权,让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三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要“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中国法学会正是实现这一交流最好的平台。要团结来自不同部门单位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会员,促进法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第二,关于青年工作方面。

  除了以上“法治”的部分,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还体现了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青年工作的重视。作为一个青年,我之前觉得青年工作的口号有一些空洞,没有抓手,但接手香港和澳门青年交流周这个项目,做了几年下来,还是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我想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简单谈谈对青年工作的感想。

  大家都知道香港社会的发展近几年遭遇一些波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香港青年问题是造成一系列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认为,香港青年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一把钥匙。很多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固步自封,眼界狭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到过祖国内地或对内地缺乏了解的青年仍然占多数。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很有必要加强与香港法律青年的交流,让他们来内地看看祖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看到祖国内地并不像某些香港媒体中描述的那样一团漆黑,看到内地的法治建设成果,进一步使年轻人消融对立情绪,认识到祖国内地可以是他们未来发展事业、施展抱负的舞台,促使他们摆脱狭隘的地域观念,融入祖国大家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的交流周非常有意义,法学会也有独特的优势来做青年工作。为办好交流周,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包括以“请进来”为主,将香港、澳门交流周分开举办,根据香港青年的需要和兴趣安排日程,突出地方特色和亮点,注意交流内容多角度和多层次,安排内地学生全程陪同等等。今后,我们会进一步贯彻中央对港工作有关要求,结合青年工作特点,深耕细作,将交流周这个品牌项目越做越好。

  最后,我想结合陈冀平书记对青年干部的几点希望简单说两句。我从2010年毕业后来到中国法学会工作,很珍惜法学会这样一个高规格高水准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会。对于我来说,对外法学交流工作不仅是一个岗位,也是一份责任。我会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让青春为法治中国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