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透明食堂”的步子再大些

  日前,教育部发文鼓励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媒体梳理发现,湖北、四川、辽宁、浙江等地的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大学校园食堂的后厨已经实现视频监控,并在就餐区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展现在师生面前。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推广后厨直播的初衷,就是打造校园“透明食堂”,满足学生和家长们的知情权、监督权,强化外部监督的约束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校园“透明食堂”的步子还可以再大些。比如,食材透明化、可追溯。食材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身体健康,因此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各级学校应该将所购食材的品牌、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予以公示,让师生们吃得放心。为保障学生用餐安全,今年上海将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让每块猪肉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蔬菜的“身世”清清楚楚。

  后厨直播带给人们的是直观感受,学校食堂究竟好不好,还得拿数据说话。有关部门都会定期对校园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不应止于内部掌握,也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存在的问题不护短、不遮羞,把查处结果和整改情况晒出来。这不仅可以提振公众对于校园食品安全的信心,还能够增强校园食堂的自律意识,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办公室向社会公开通报了2016年度全市政府网站考评结果,并计划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将每季度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抽查,不合格的将约谈和问责相关负责人。(411日《南方日报》)

  @高世鹏:要想做好“僵尸官网”的治理,除了加强问责之外,还要把现有的政府网站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最终使整合后的政府网站真正成为能满足民众需要的政务信息公开系统,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常态化互动的有效渠道。

  现实中,一些同志把“急群众之所急”当口号喊。群众火急火燎进门办事,明明符合程序规定,却以“下次再过来”为推辞、以“现在办不了”来回绝、以“某某也分管”踢皮球。少数人甚至群众越是着急,架子就端得越足;群众越说“不惜代价”,就越发慢条斯理。(411日人民网)

  @刘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力量。冷漠,是必定不利于赢得民心、凝聚人心的。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急难事当头等大事来办,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

  近日有网友称,他女儿在浙江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老师有权这样做吗?麻将组的小朋友心里阴影有多大呢?(411日央广网)

  @胡建兵:如果那位老师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的话,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身上。只有让这些“差生”有了“尊严”,感到没有被歧视,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各自媒体平台,经常有这样一批稿件,它们顶着“百万阅读量”的光环,却被人指责内容抄袭、标题党以及低质。这些爆款文章的背后,是一群专门的做号者,他们有的单打独斗,有的团队作业,能在几十分钟内炮制出一篇爆文。(410日《新京报》)

  @乔木:要想彻底打击或根治“做号”者的不道德行为,就必须从整治自媒体平台开始,让其与“做号”者“同罪”。只有这样,才能促其“洁身自爱”,勇于担责,并且不断加强对平台公号作者及其文章的审核把关,从而真正大浪淘沙,去其糟粕,保留精华。

  近日,安徽省临泉县发布升级版“禁烟令”,要求所有公务人员工作期间禁止吸烟,违规者要向县扶贫基金会捐200元到1000元,并要公开检讨、在当地县电视台进行曝光。当地媒体称,临泉此次发布的“禁烟令”为安徽全省最严。(410日《北京青年报》)

  @曲征:我国目前控烟形势还十分严峻,甚至出现了烟草广告与禁烟宣传PK争锋的局面。烟草业仍然是一些地方的纳税大户,所以一些地方一面宣传禁止吸烟,一面默许烟草广告四处招摇。在此语境之下,对于最严“禁烟令”,就不要急着给它泼冷水,还是应先看看其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