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写作反腐小说
纪委书记丁捷从数百件落马官员案例中初步选中28个案例仔细研读,与其中13名落马官员进行长时间面对面交谈,最后选择了8个典型案例写成反腐纪实文学《追问》。
本报讯(记者袁婷) 近日,在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主办的“《追问》新书发布暨大有书局领导干部读书会”上,南京市纪委常委谷以成落座嘉宾席,让作者丁捷感到欣喜和紧张。面对在纪委一线工作超过20年的老前辈,丁捷——这位现任江苏省南京市某文化集团纪委书记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反腐纪实文学《追问》。
一位现职纪委书记写作一部非虚构反腐纪实文学作品,仅这一项,就吸引足够多关注。为何写作一部非虚构反腐纪实文学作品,为何命名为《追问》?在被问及创作初衷时,丁捷说:“追问初心很有必要。我们少数领导干部就是被各种各样不正确的人生观,不正确的荣誉观,不正确的情感观所绑架,导致在关键的时候出问题,在人生的起步和爬坡前半段都是把握得非常好的,但是后来忘了初心。”
作为该书责编,王君在现场表达了作为第一读者的感慨:“有一个落马贪官在进监狱之后说了一句话,他说我现在最敬佩的人就是焦裕禄。我如果能像他那样活着,像他那样去做事,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觉得每个人的初心出发的时候是有的,只是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追问》一书把这些原汁原味的事实放在这儿,没有进行更多的分析,它的价值就是给我们的理论者,给我们的思想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版本,一个病历。”
在纪委一线工作超过20年的南京市纪委常委谷以成参加了新书发布会,他谈道:“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反腐这方面的作品好像走偏了,很多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作品,说什么纪委反腐就是靠小三揭发,靠小偷到他家偷了,夹杂在一起似是而非所谓的秘闻曝光,把我们党和政府壮士断腕的反腐决心和力度,还有纪检监察机关为之付出的相关努力,以及老百姓巨大的参与热情没有很好的反映。《追问》一书写到这些贪官吃喝拉撒和七情六欲,写到这些人在人性方面懦弱、贪婪、凶险甚至无耻,他写到了像这样一些原本都很正直善良的人,在理想、道德、情感这些观念走偏的时候,在他周围机制、环境变坏的时候,怎么样走向他初心的背面。不是简单的写,是从人性的角度写,是真实的,震撼人心的。”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总结说:“《追问》可以说是一部微观的作品,它微观到具体的一个人是怎么样走向贪腐的,是有生活基础的,来源于纪检600多个案例和28个贪腐分子面对面的对话。同时它又反映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反腐败引起人民的关注,也引起文学界的关注。这些文学作品,在反腐败这样一个重大斗争中,发挥了很好的正能量的作用。全国民众都非常关注反腐败,而且有文学界的这些正能量的作品的配合,我想我们的腐败不能说根除,但是最起码是能够得到遏制的,反腐败压倒性的态势已经形成。守好四条线,抛弃三种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