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立快审“五字流程” 高效化解民生纠纷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于顺顺) 涉民生案件中诉讼成本过高、诉讼周期过长、案结事不了一直是诉讼当事人普遍担忧的3个问题。近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的“涉民生案件立案速裁工作”新闻通报会上,法官就如何减少当事人诉累,最大限度降低诉讼成本,高效处理涉民生案件,最大限度保障老百姓合法权益进行了介绍。

  据西城法院新闻发言人刘白露介绍,为高效处理涉民生案件,该院依托北京高院倡导的“立案+速裁”的一体化平台,打造出疏、保、辅、调、裁的“五字流程”新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出前端平台纠纷疏导、诉求甄别、繁简分流和多元化解的作用。

  立案庭庭长张晖法官介绍说,法院的诉前保全措施是当事人诉讼的“风向标”,据此当事人有时间、有依据思考和评估诉讼成本,决定是否进入诉讼程序,成为其理性诉讼的客观评判标准。

  然而,有些时候时间就是金钱,只有及时保全,在纠纷解决中争分夺秒,才能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需要借助法院的专业辅助服务平台,发挥“辅”的优势。

  此外,“疏、调、裁”也在多元调解、快速裁判中起着重要作用。张法官介绍,“疏”既包括人员疏导,也包括案件疏导。简单案件进入速裁庭快速调解、及时裁判,复杂案件进入对应的专业审判庭专业处理、精审细判。“调”不仅有人民调解,还有行业调解、巡回调解。通过深度挖掘案件背后隐藏的矛盾,逐个化解矛盾,从根源上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实现真正的案结事了。“裁”是实现审判流程的模块化。例如,诉讼前期,在通过审判经验总结出的模块化问题基础上制作《案件情况调查表》。当事人仅需简单勾画表格问卷,即可将双方矛盾焦点清晰地呈现在审判人员面前,对调解和审判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分流疏导力度,加快建成覆盖更全面、资源更丰富、服务更便捷的专业辅助服务平台,是我院一直以来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的有力手段,更是避免产生诉讼矛盾激化的绿色途径。”张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