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港市法学会整合理论资源加强法学研究
本报讯 东港市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就把法律应用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学会每年组织一次理论研讨会,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5年组织召开了首届法治东港论坛,来自全市各行业的40名作者结合行业实际撰写论文参加了论坛交流,经评审有六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大会上交流。论文从行政执法、审判工作、检察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群团工作以及法治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就法律应用进行了深度探讨。40篇论文以丹东法学增刊的形式结集印发到会员手中,受到了会员的欢迎。
东港市法治建设工作富有成效,培养了一批法学法律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司法部门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东港市法学会注意整合现有的法学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按刑事、民事、行政执法分类建立了人才库,并注重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
东港市法学会注意加强与会员所在单位的联系,了解他们在法律应用发面的需求,引导他们开展相应的法律应用研究。
突出服务东港、服务基层。着眼法律应用研究的研究思路,着力研究执法、司法活动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使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层面上得以应用。
对征集到的论文,法学会都认真把关,注意加强对法学论文研究方向的把握,及时提出审稿意见,保证论文在政治上方向正确。
东港市法学会2016年承接丹东市社科联确立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融合》的课题研究,9月份完成课题研究,11月份,经丹东市课题领导小组评审,准予结项,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东港市法学会注意提高论文的层次,积极组织会员向上一级的法治论坛提交论文,两年来共有29篇论文在相应的论坛上获奖,其中东港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巍巍撰写的“论耕地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文获201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一区组织的第十一届东北法治论坛征文一等奖。
2016年东港市法学会被辽宁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评为论文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