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南昌东湖区法院引进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提高庭审效率
本报讯(记者张勇 □徐浮萍 刘媛) 日前,随着法槌的敲击声,一起盗窃案件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庭审现场的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出“审判长:现在开庭”。随后,法官和诉讼参与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屏幕上清楚地显示了出来,而本应忙于记录的书记员却“悠闲”地坐在电脑前进行“校对”。
据介绍,由于该院受理案件数连年攀升,仅2016年收、结案件数均破万,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该院在庭审中积极引进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形成“视频+音频+文字”的智能记录体系替代传统的键盘记录模式。系统引进后,使法官能更加专注庭审,使庭审节奏更加紧凑,庭审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悉,该院是南昌市首家使用该系统的基层法院。
该院一名青年法官介绍:“自从启用该系统后,书记员无需手动输入,诉讼参与人的发言均被系统详细、即时记录并同步显示,有效识别率可达90%以上,书记员只要进行校正、补充即可。庭审结束后,一份准确的庭审笔录也即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