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法学会召开“地校合作与自贸区法治建设”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冯雷)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法学会就地方高校如何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召开研讨会。辽宁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院国强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主持。

  黄必方在研讨会上指出,高校对区域创新过程的作用依赖于当地经济产业结构,新产业形成、产业移植、产业多样化、产业升级等均需要不同模式的技术支持,也需要高校不同类型贡献。因此,高校如何行之有效地培养人才为地方自贸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已成为西安市法学会交流与研讨的重要课题。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在会议中提出,要切实发挥好高校在自贸区建设中的立法工作,在法治的基础上,开展自贸区工作;要拟定《自贸区条例(专家建议稿)》,使法治在自贸区工作中形成惯例;要积极强化培养地方性实用人才,加大企业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落实资源整合与协调,实现地校的跨界融合。

  西安市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赵夏要求西安市法学会在今后的法学研究中,紧跟西安的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充分发挥法学会的智库作用,实现“1+X”模式,为高校、企业、各部门搭建平台,建立行业联盟、地域联盟,全力打造2.0版城市。

  辽宁省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会、沈阳大学、西安市国际港务区、陕西省融资租赁联盟办公室、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相关专家学者就各自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围绕地校合作与自贸区法治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